即将“出炉”的“蛤蟆含蛋”
县城西关口子上,李永晶夫妇食客如织的摊点。
提起县城西关口子上,来自蔚汾镇李家湾村的一对90后小夫妻的“蛤蟆含蛋”,兴县城的人都会赞一声:那“蛤蟆含蛋”,好吃!
“蛤蟆含蛋”,是一种地方风味美吃,说白了就是饼子夹肉。就是把特制的烧饼中分成口袋状,然后把煮好的新鲜猪头肉剁碎装进去,鼓鼓囊囊的,因形似蛤蟆嘴里含蛋而得名。
在兴县人眼里,“蛤蟆含蛋”就是“舌尖上的兴县”的主角之一,就是三明治,远胜于麦当劳、肯德基里的汉堡包。它几乎是每天餐桌上必备的吃食,尤以早上为甚,而且如果去晚了就只能望“饼”兴叹,空手而归。
当“蛤蟆含蛋”遇上羊杂碎,就像一窝丝烙饼碰见撒着青红丝的冒汤,这两对兴县美食界的“孪生兄弟”,即刻便生成了浓浓“乡愁味”的“催化剂”,直让人闻香止步,尝味不走,欲罢不能。
作为兴县人,每逢返乡,不吃”蛤蟆含蛋“解解馋”,似乎总会让人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吃一个现做的冒着热气的“蛤蟆含蛋”,外加一碗“红汤辣水”的羊杂碎,便成了“品味乡愁”的必修课。
4月6日,在兴县采访期间,记者如约不爽,晨起后旋即来到“老地方”守候,只为赶上一个“新鲜出炉”的“蛤蟆含蛋”和一碗“刚开锅”的羊杂碎,一饱口福。
一如往常,不到七点,只见29岁的李永晶与妻子风驰电掣般驾驶着三轮摩托车,来到兴县县城西关口,按照惯例,稳稳当当把摩托车停放在一家早餐店门口。
放马槽、支案板、切肉、拍蒜、割饼夹肉……,一连串麻利的“既定动作”过后,一个地方小吃“蛤蟆含蛋”,便一气呵成,立即成为急不可耐的“吃货们”口中的饕餮美食。
小李夫妇一天的生意,就此“闪亮”开张。
“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食客们都说,别看这两口子年纪轻轻,但可称得上是“行业老大”了,能摔同行好几条街。
说来也怪,李永晶的摊点,每天早上俨然成了县城里的一道风景线,经常是食客如云,“铁粉”无数。
而和他一步之隔的“伙家伙计”们的生意,却总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怎么也热闹不起来,有的甚至是“顾影自怜”。
经营“蛤蟆含蛋”是李永晶的家传手艺。多年前,父亲把手艺传给了他。结婚以来,妻子成了他最好的帮手,夫唱妻和,任劳任怨,出力流汗,挣钱养家,仿佛现代版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子承父业”的李永军说,时代在变,人们的口味也随之有了一定的改变,他的“蛤蟆含蛋”虽然也有“升级换代”,但基本上还是保证了原汁原味,因此吃到嘴里“还是那个饼,还是那个味。”
但在食客眼里,其实李永军夫妇的变化还真是不小。人们眼见这对小夫妻,从初出茅庐时的“一只小小小鸟”,变成了羽翼渐丰的“金凤凰”,变成了县城里首屈一指的“网红”,街头美食“大V”的名头早已不胫而走。
特别是他的妻子,浑身上下透射着挣钱后的“不一样”,打扮十分抢眼,头上时尚的渔夫帽显得“贵妇范”十足,韩版宽体上衣更是让她“颜值”倍增,整个人越来越“美哒哒”了。
他只是个卖熟食的,但在吃“蛤蟆含蛋”的人眼里,他“狂”得离谱。原来,他卖“蛤蟆含蛋”不但定时,而且定量:每天七点才出摊,十一点准时收拾回家,不贵不贱一个5元,每天最多只卖400个饼、100斤猪头肉。
“风雨无阻,全年无休,十年如一日。”说起这份不断重复劳动的生计,小李难掩心酸。
爱拼才会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一块肉一块肉地切,一个饼一个饼地卖,如今的小李夫妇已经“百炼成钢”做到了“腰缠万贯”,成了知情者口口相传里的励志楷模。
“一天下来能卖个两千左右,收入五、六百元,一年平均下来十来万差不多吧 !” 问及一天的收入,不太善言谈的小伙子憨憨地一笑说 。
“蛤蟆含蛋”好吃不好吃,肉香不香很重要。为了卤出独特味道的肉,李永军根据老父亲提供的方子反复对汤料进行调制。
卤肉用的中草药林林总总有20多种,必须有选择地添加。前前后后经过大半年的反复调制,最终,李永军终于调制出了令自己满意的“2.0版”汤料来,这才“尽锐出战,一招致胜”。
难怪李永军的“蛤蟆含蛋”每天要排队,原来,他的料是独家发明。
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每天人流如织,来了吃,吃了走,走了又来……就这样,烧饼+猪头肉,经过近十年的艰苦付出,这对“努力奔跑”的小年轻,让美好生活与自己越来越近,生意越做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