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吕梁最亮底色——吕梁市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环保资源

    风景如画的庞泉沟交城界469县道两侧。 记者 刘亮亮 摄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举目远眺,是晴空万里的“吕梁蓝”。

    层峦叠翠,碧波荡漾,放眼四顾,是心旷神怡的“生态绿”。

    这样一幅青山绿水、诗情画意的吕梁生态文明美好图景,正是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保持铁腕治污的决心和定力不动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让蓝天碧水、青山绿岸成为吕梁最鲜明的底色。

    生态理念构筑“绿色堡垒”

    2019年,吕梁众多金字招牌中,又增加了一张份量级名片:在2019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上,荣获“2019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的称号。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这正是吕梁锲而不舍,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生态文明建设,重在高位推动。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动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全市上下坚持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作为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先学思想,后作决策。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大推手,坚持对标一流,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活动,持续检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及时组织跟进学习习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切实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落实中央省市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生态环境保护,重在制度建设。为了打好治污攻坚战,去年以来,我市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新组建吕梁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挂牌成立市级平川环境监察支队,全年环境行政处罚872户,罚款10329.96万元,停产整治企业198户,实施查封扣押企业90户,取缔散乱污企业68户。市人大制定了《吕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吕梁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吕梁市横泉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职责、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为我市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供了坚强的法制保障。制定印发《吕梁市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实施方案》及“两区三河”5个专项方案、《吕梁市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治方案》和配套的6个专项整治方案并全力组织实施,逐步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起一座行之有效“绿色堡垒”。

    生态建设夯实“绿色根基”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1月1日—12月16日,吕梁市区大气环境质量综合指数5.38,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266天,占全年比例76%。吕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好天气”越来越多。

    2019年,吕梁环境空气质量在2018年综合排名汾渭平原首位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PM2.5平均浓度最低、改善幅度最大、优良天数最多的不俗成绩,三项主要考核指标两次位居汾渭平原11城市第一。市长王立伟表示,吕梁环境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以上率下亲力亲为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的结果。

    为了让“天更蓝”,全市以市区周边、汾文交孝为重点区域,以工业企业提标改造、“散乱污”企业治理、城乡居民生活用煤清洁能源替代、扬尘污染整治、机动车污染防治和严格管控秸秆焚烧等为重点工作,治污、控煤、管车、降尘同向发力,全力攻坚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问题。“以前冬天一身灰,现在坐在炕头暖洋洋。”这是我市城乡居民冬季集中供热后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全市以推进城乡集中供热全覆盖为突破口,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大力实施清洁供暖工程,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夯实基础。

    为了让“水更清”,全市统筹推进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五水同治”,全面落实“河长制”,持续开展河流水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精准实施“七个一批”措施。针对我市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现状,通过河道治理、固废规范、生态修复、污水处理等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建设,截至2019年底,三川河、文峪河、磁窑河干支流先后完成河道整治,168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完成整改,汾河流域吕梁段的屠宰、酿酒等企业分别完成提标改造,一批污水处理厂先后建成投运,有效保障了吕梁的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为了让“地更绿”,全市坚持“打基础、强管控、抓试点、破难题、防风险”五措并举,进一步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不仅要积极治理“脏土”,更要全力管住固废,通过不断推进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的使用,大力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确保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全覆盖。深入开展化工行业企业专项整治,着力解决企业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工业固废非法倾倒等问题,开工建设市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打好净土持久战。

    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一系列改革举措,更要在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上下功夫。我市实打实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硬碰硬解决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中的问题,让优良天气不断增加,让污染指数持续降低,让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成为吕梁最鲜明的底色。

    生态产业孕育“绿色动能”

    一折青山、一湾碧水,今日吕梁,天空澄碧,纤云不染,俯瞰吕梁山,水青河畅,满目皆绿。

    过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好日子,是吕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市委、市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吕梁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一个“战场”上,同时打响了增绿与增收两场战役,做好“增绿、增彩、增财”三篇大文章,让表里山河美起来、绿色产业“活”起来、农民群众富起来。

    金秋时节,在兴县孟家坪乡白家焉村植树造林的现场,合作社的社员们紧抓秋季植树好时节,掀起新一轮的造林绿化高潮,不到一年的时间,这片2000多亩的黄土地披上了绿装。“合作化造林模式”,如今在吕梁已成燎原之势,贫困人口更是靠着合作社造林脱了贫。

    山头绿了,百姓富了。放眼吕梁大地,绿水青山“生金长银”。以生态理念谋篇布局,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着实实在在的绿色GDP。 “春天一到,我和老伴就扛上铁锹,领上树苗上山种树。现在一年能领到4万元,不用找孩子们要钱花了。”贫困户王贵唐笑得很满足。从“2018全国扶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到“2019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生态产业孕育的绿色动能,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科科长刘浩淼介绍:“我们每年以50万亩以上的造林任务,推动沿黄四县生态治理,森林覆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每年减少流入黄河泥沙量700多万吨,平均降雨量增加81.8毫米,绿色已经成为沿黄四县的底色。”

    我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太行吕梁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政策机遇,累计投入70多亿元,完成荒山绿化330万亩、退耕还林230万亩、经济林提质增效1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3.2%,全市经济林总收入超过15亿元,林业总产值达到64亿元,100多万人通过生态扶贫增收,10万贫困人口依靠生态脱贫,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春潮涌动处,奋楫击水时。沿着现实的脉络,细数来路的点滴,如今的吕梁,每个县至少有一个城郊森林公园,公路、铁路沿线绿化彩化率达到80%,形成了景随路走、绿随车移的生态走廊,绿色已经成为吕梁发展的最美底色。(记者 阮兴时)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