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走出精彩人生路 ——柳林县残疾人自强不息典型报道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文旅教育

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或有视听障碍、或肢体缺陷,然而,他们身残志坚,以惊人的毅力、不屈命运的精神自强不息,走出精彩人生路。

冯明星:种植扫帚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金秋时节,贾家垣乡曹家沟村扫帚基地的扫帚红了。成片的扫帚汇集成红色的海洋。在这片红色的海洋中,冯明星忙前忙后,干劲十足。

冯明星,49岁,是贾家垣乡曹家沟村人,年轻时,因意外双目致残,双眼几近失明,被鉴定为视力四级残疾。

作为一个以苦力为生的农村人,双目致残意味着前途暗淡,然而冯明星并没有因此失去信心。尽管生活比较拮据,他都尽力在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上奋斗不止。直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冯明星的生活迎来了转机。在帮扶单位的帮扶指导下,曹家沟村的12户残疾户组建成立了绿洋扫帚种植产业合作社,时年45岁的冯明星成为该合作社的负责人。

自从成为绿洋扫帚种植产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后,冯明星积极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和管理能力。近年来,绿洋扫帚种植产业合作社在冯明星的管理下,产业逐渐扩大,效益逐年见好,合作社社员也尝到了分红的甜头,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高秀英:黄粉虫养殖成就了致富梦

高秀英,51岁,是金家庄乡前庄上村人。二十年前的一场意外事故,导致她头部受到重伤,昏迷两个多月,经过开颅手术,虽然保住了生命,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运动神经严重受损,半侧身体行动受限,被鉴定为二级残疾。

2013年,灾难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高秀英罹患肝瘤,肝部被切除三分之二。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经过一番折腾变得一贫如洗。在前庄上村委及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高秀英在金家庄煤矿找了一份工作。薪资微薄,只能勉强糊口,但高秀英很知足。高秀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她决心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生活。

高秀英用自己的微薄的积蓄资助四名贫困学子完成了学业。如今,这几个大学生或读研读博、或走上工作岗位。被资助的四个孩子和她保持联系,经常对她嘘寒问暖,高秀英感到非常满足。

2017年10月,高秀英参加了金家庄乡政府选派的全市农村脱贫致富带头人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学习,高秀英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创办项目,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有了这个想法,高秀英坐不住了,立马放下手头的活,先是自己规划,然后跑出去考察,一路折腾下来,总算选定了一个项目——黄粉虫家庭养殖。她觉得这个项目既适合农村养殖,又适合残疾人操作。

2018年农历2月29日,开始筹建厂房,历时三个多月,200平方米的厂房和70平方米的仓库终于建设完成。高秀英开始购置黄粉虫培育的设施和纸箱、缸盆、水泥池等设施以及初始培育3000盒的幼虫,总共投资21.5万元。

如今,高秀英的黄粉虫养殖技术日趋成熟,销售渠道也得到拓展。高秀英信心满满,她计划将她的这项事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李秀秀:失聪不失志

现年25岁的李秀秀,是王家沟乡人。她看似与正常人无异,实则是一个严重听力障碍的女孩。3岁时一场高烧,使这个原本聪明伶俐的小女孩双耳失聪,从而导致了言语障碍。直到六岁,李秀秀还不会开口说话。

县残联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李秀秀捐赠了助听器,并安排在残联创办的培训班学习培训。经过三年的培训,李秀秀学会了正常沟通。之后,她和正常孩子一样坐在教室学习,从小学、初中直至中专,李秀秀一直都很努力。然而,在找工作时问题出现了,因为残疾人的身份,屡屡受挫。后经柳林县残联的推荐,从吕梁卫校毕业的李秀秀去太原免费学了做蛋糕技术。

如今,李秀秀已成长为一名中级蛋糕裱花师,成为了店内的技术骨干,她能够与同事融洽相处,对工作认真负责,赢得了周围人对她的喜爱和尊重。

李秀秀说:“我对自己很有信心,但现在的技术还不够好,我打算再出去学习培训。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大力支持,我们会更加努力。”(尤昔平)

吕梁日报

[编辑:白丽红]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