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土峪乡前黄签村韩爱民勇做致富排头兵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经济三农

雨后的土峪乡前黄签村,风景秀丽、空气清新。远远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农作物随风摇曳,长势喜人,又是风调雨顺的一年。韩爱民坐在路边自建的小平房内,熟练地操作着可视化、水肥一体化土地管理系统,他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和细节。得益于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他已经摆脱了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不用整日奔波在田间地头,忍受风吹日晒。这位村民眼中脑子活泛的能人,就是远近闻名的“岚县顺峪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凭借自身的智慧和胆识,以及国家的扶贫惠农政策,逐步实现了脱贫致富的小康梦。

“如果不是家中突遭变故,我现在或许还做着开推土机的老营生”。早在1989年,父亲购买了一辆推土机,高中毕业的他成了一个推土机驾驶员,靠着这门手艺积累了一些财富,住上了村里为数不多的砖瓦房,成家立业。好景不长,父亲罹患重病,为救治父亲,不仅花光了家中的几万块积蓄,还欠下了巨额外债。父亲的病情并未因此好转,反而撒手人寰、英年早逝,只剩母亲孤苦伶仃。为了方便照顾老母亲和陪伴妻儿,他只能回到生养他的故土,经营几十亩薄田。

重新开始的路走得很艰难,繁重重复的体力劳动枯燥乏味,单枪匹马的传统小农模式根本看不到前途和希望。母亲身体有恙,妻子是家庭妇女,三个孩子上学,土地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维持家中正常的开支。但是,长久在外谋生计的经历磨炼了韩爱民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基于国家开始鼓励农村创办种养类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入股,搞集体经营以壮大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户快速脱贫的大好政策,再加上前黄签村良好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有多年种植马铃薯、玉米、高粱、谷子以及杂粮作物的传统,村民们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于是,脑子灵活,不甘现状的韩爱民决定把握这次机会,利用流转土地搞规模化种植,走合作社经营道路。

说干就干,通过村支两委会议,与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贫困户代表协商沟通,韩爱民承包土地130多亩。2016年春,在县乡两级政府引导和支持下,“岚县顺峪种养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集农业生产资料供给、农业生产技术指导、农产品销售、新品种试种于一体,采用“营销+种植”的经营模式,以服务农民、致富农村为目标,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严格遵循“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办社宗旨,大力发展以绿色马铃薯种植为主的合作化产业。

作为负责人,从完善手续、办理贷款开始,韩爱民几乎跑遍了县城大大小小的部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他参与了合作社诞生和运营的每一个流程和细节。春季取土、测土、耕地、播种、配肥、施肥、铺膜、操作机械;夏季间苗、除草、喷药、浇水;秋季收获、寻找销售渠道、联系买家;冬季储藏;年底合作社做账目、搞总结等一系列环节,韩爱民不敢有任何马虎,每个步骤都亲自过问操持。经营合作社以来,尤其是农忙时节,清晨5点起床工作到深夜11点成为常态,路边自建的小平房是他的长期住所。忙碌之余,韩爱民总要抽空给自己“充电加油”,阅读一些农技书籍,关注电视新闻,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农业技能知识讲座和培训,甚至自费去到省城参加农技专家授课指导。用他的话讲,就是“一年到头都没有歇息的空闲,不能歇也不敢歇”。

“皇天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岚县顺峪种养专业合作社共覆盖该村农户48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6户,每个农户实现了每亩600元的年分红目标。除分红外,贫困户还可以受雇于合作社,取得劳务报酬,家庭经济收入大大增加。2017年,合作社经营总收入中扣除48户农户分红、土地租赁费用以及农户的劳务费,合作社种植纯收入达到500元/亩,加上农机具务工收入,韩爱民一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靠辛勤奋斗实现自身脱贫致富。合作社覆盖的绝大多数贫困户成功脱贫,脱贫成效和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合作社运营开始走上正轨。

再过一个月就是土豆收获的季节,看着长势喜人的土豆,韩爱民信心满满的说道,“现在我要带动更多的贫困户,依托党和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增加收入,我相信只要我们勤劳肯干,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姚子健)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