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至10月2日,在第四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2019农民丰收节上,我市八大产业联盟格外引人注目,取得了农民增收、群众健康双赢的效果。
产业联盟是在市委、市政府的倡议和支持下,于2018年国庆节期间,在汾阳市举办的第二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暨首届农民丰收节上成立的。各大产业联盟都是由企业、合作社、科研机构联合组成,为成员单位提供育种培优、技术指导、加工销售、信息交流、拓展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由山西阳府井实业集团牵头成立的吕梁市红枣产业联盟,会员包括临县、柳林、石楼、兴县沿黄四县经营良好、带动效益强的75家红枣企业。核桃产业联盟吸收了吕梁各县(市、区)的38户核桃加工企业。马铃薯产业联盟由11个合作社和9个公司组成,覆盖岚县、离石、方山、临县、石楼5个县(市、区)。 食用菌产业联盟由全市21户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企业和合作社组成。沙棘产业联盟由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公司牵头,覆盖各县(市、区)的企业、合作社、经营大户共15个成员。中药材联盟由科研院校、种植加工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24个成员组成,覆盖药材的产、学、研、流通与应用的全产业链。小杂粮产业联盟由兴县山花烂漫农业综合开发公司牵头,联盟理事有12户企业和2个科研院所。肉牛产业联盟由山西牧标牛业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由14个公司、16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2个科研院校共32个会员组成,在养牛业及冻精胚胎、饲料、兽医、兽药、屠宰加工、贸易等方面进行交流指导。
产业联盟成立后,效应立竿见影。
在第三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期间,吕梁市红枣产业联盟应邀组织了沿黄四县的部分理事单位进行了参展,招商洽谈项目中,现场达成5项签约项目,合同总金额达9680万元;中药材联盟成员签约8项,涉及金额6300万元;小杂粮联盟签约1个1亿元的招商项目,1个科技支撑项目和2个贸易合同,贸易额达7000万元。2019年各成员单位直接带动杂粮基地10万亩,农户2万多户,预计增收4000余万元。
在第四届吕梁名特优功能食品展销会上,各产业联盟有了更好的期待。红枣联盟指导成员单位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就“年产2500吨枣芽红茶”的立项与办理生产许可证,2020年该项目可带动临县17个红枣主产乡镇20万枣农受益(急需投入资金3000万元),逐步向柳林、兴县、石楼拓展分装车间,带动枣农增收脱贫。
岚县大蛇头乡吴家沟村的福众薯业专业合作社牛兴堂介绍,他本次带来了约6000斤马铃薯,早已经被抢购一空。他们合作社成员种植马铃薯面积2000亩,年产量达3000吨以上,仅此一项给贫困户人均增收5300元,最高的每户收入达到30000元以上,提前实现整村脱贫。牛兴堂荣获“感动吕梁2018脱贫攻坚年度人物”。
在本次展销会上,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公司与离石区野山坡食品批发部签订了价值400万元的12万件沙棘系列产品。食用菌产业签约1个100万元的菌棒贸易项目和2个招商项目,1个价值28万元的4万斤鲜香菇贸易项目达成意向。食用菌产业联盟推动食用菌生产今年将达到7000万棒,七年间增长了14倍,特别是交口、临县等基地县年生产分别为3100万棒、1800万棒,形成了香菇、平菇、羊肚菌、白木耳、黑木耳、赤松茸、灵芝、双孢菇等种类齐全、高质安全的食用菌供应链,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与当地旅游、加工业融合,成为本地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山西翔瑞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俊峰原来从事煤焦生产,在中药材联盟指导推动下,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研究所合作在石楼创办医药分公司,引导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保底价统一收购,在企业成功转型的同时,加快了群众脱贫增收步伐。
产业联盟抱团取暖、共创品牌、群策群力、合作共赢、拓展市场、开拓创新的发展理念,使我市的功能食品在全国甚至国际市场上打出名气,叫响品牌。(实习记者 王卫斌)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