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侯明老人的勋章
高侯明老人最喜欢看的节目是新闻
高侯明老人穿上自己珍藏的军装行军礼
高侯明老人讲述自己的战争经历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先烈们用鲜血铸就的辉煌历史,我们不能,也不应该遗忘。可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老兵们当年枪林弹雨中的冲锋陷阵,他们的付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家住石楼县龙交乡德义河村的高侯明老人,是新中国成立前参军并在抗美援朝中幸存的志愿军战士。高侯明1930年出生,18岁参军,22岁入朝作战,如今已是89岁高龄。虽已耄耋之年,可他对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仍记忆犹新。
在高侯明老人的家中,他一边回忆这段战争往事,一边翻出泛黄的老照片、纪念勋章,还有一身珍藏至今的军装给记者看。这些历史的见证物,他当宝贝一样珍藏着。
说起当年那段不平凡的经历,老人精神焕发,娓娓道来,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硝烟弥漫、弹片横飞的战场。
参军入伍抗美援朝
1948年,高侯明18岁,中国还没有完全解放,在那个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年代,能吃饱饭,有个安全的去处就是人们最大的奢望了。
高侯明从小家徒四壁,十分贫穷,常常是食不果腹,再加上战乱不断,朝不保夕,他就从家里跑了出来,想尽办法在当时的石楼县政府机关谋了一份差事。由于没读过书,没有文化,他只能干一些打扫跑腿、研磨送信的杂活和没有人愿意干的脏活累活。但是为了有一口饭吃,他坚持了下来。
晋中战役打响后,解放军占领了石楼,县政府机关的人都望风而逃了,当时高侯明正好患了一种奇怪的病,俗称“流水病”,全身溃烂流脓,不能动弹,只好留了下来。解放军看到他身患重病,而且是个正直善良的年轻人,就让卫生队帮他治好了病,并劝他加入解放军。感动于解放军对他的真情和救命之恩,他爽快地答应了。之后,他跟着部队边征战边学习了三个月的外伤包扎、急救等简单的救护知识,正式成为了部队的一名卫生员。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他所在的部队被抽调进入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战斗中,他亲眼目睹了敌人的凶残狠毒和灭绝人性,作为一名卫生员,他穿行在枪林弹雨中,为了战士们的生命,为了早日取得胜利,义无反顾地奔波着、忙碌着、奉献着……
血洒疆场取得胜利
战争的残酷,是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象到的。老人说,在抗美援朝中,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的战斗,我国派出的志愿军伤亡人员达30多万。在战场上,每一位战士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自由,他们舍身忘死,不屈不挠,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每一次战斗结束,牺牲的战士不计其数,战场上尸骨如山,血流成河。清理战场时,把战士们的尸体用一丈八尺白洋布包裹起来,就地挖一条三尺的深坑一排一排地进行掩埋,能够确认身份的立一块木牌,注明姓名和所在部队序列,有的已经被敌机炸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只好就地埋葬,连姓名都不曾留下。
为了国家荣辱,为了民族大义,多少英勇无畏的有志男儿死在了异国他乡,他们虽然无名无姓,但他们的烈骨忠魂永远镌刻在共和国不朽的丰碑里,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世世代代传颂。
退伍返乡建设家乡
回国退伍后,高侯明在他的出生地明岭村当了12年的村干部,先后担任过包队干部、副队长、保管员、公社党委委员、村支部书记。在部队期间,他勤奋自学,学到了许多知识,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回村后他带领村民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为村民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村民们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最兴盛时明岭村人均达到了千斤粮,成为了周围十里八乡最富裕的村子,周边的村子都来明岭村借粮,他都会慷慨地开仓外借。
数十年如一日,他怀着对家乡人民深厚的感情,怀着一个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把一生都献给了党的伟大事业。
如今,高侯明老人虽已是89岁高龄,子孙后代80多口人,但他从不愿拖累儿孙。家里人想给他办个低保,都被他严词拒绝,他说要把名额留给更加需要的人。他还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烟酒不沾,坚持锻炼,爱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老人和记者聊到朴槿惠,聊到金正恩,聊到美国的霸权主义,看得出高侯明老人对那片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
作为一名老兵,战场给他留下的印迹,除了身体上的伤痕和梦境中的战争,还有这些伴随后半生的习惯和素养。2017年重阳节,他被评为石楼县十佳老有所为“阳光寿星”。他说,现在时代好了,日子富了,自己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一辈子值了。
吕梁晚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