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英模辈出的土地,马牡丹、郭秋香……她们为国奉献的满腔赤诚震撼人心。清风送爽,又迎金秋,深秋之际的柱濮镇,硕果满枝,风光遍野。规范化的种植养殖基地生态环保,标准的温室大棚排列有序……美丽如画的乡村已破茧成蝶,广袤田野正焕发勃勃生机,多彩画卷在柱濮大地徐徐铺展。
今年以来,柱濮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在乡村振兴的大视野中统筹谋划采煤沉陷区搬迁治理等工作,努力探索一条西部山区资源型乡镇新区旧区并进发展、乡村振兴和搬迁治理一体推进的新路径。科学规划,以产业振兴为抓手,以生态振兴为根本,以文化振兴为灵魂,以人才振兴为支撑,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全面推进“五新家园”,加快构建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格局,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用实干担当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柱濮华章。
“牵一接二连三”发展 打造产业兴旺的活力家园
贺南沟村是整体搬迁村,以前全村大部分只能种小麦、玉米,村庄整体搬迁后,现在建设小杂粮基地 ,并成立了“兴柱加工创业孵化基地”,打造了“兴柱”品牌,真正将小杂粮变成了全村的主导产业。通过做强小杂粮产业,该村实现了如同“一步越十年”的驰骋。农民要富、农业要强,关键还是要靠产业支撑。柱濮镇在发展产业时,做强“一产”,向“接二连三”发展,越来越多村庄找到了致富门路。独木不成林,一花难成春。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柱濮镇按照产业化富民的思路,因地制宜,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核桃加工、优质食用菌、绿色小杂粮和规模化养殖等产业,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村,形成了多个连片特色产业带,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走进该镇食用菌产业园,只见一排排整齐的保温隔热大棚或简易菇棚,呈现出食用菌种植的勃勃生机。食用菌是该镇的一项富民主导产业。在香菇房里,一排排香菇正茁壮成长。“现在种香菇简单多了,从配订辅料、加工菌棒、运送、接种,到成品烘干甚至销售都能轻松完成。”村民李瑞萍说。
把食用菌产业发展链条延伸后,所带来的收益不仅比单纯种植要高出几倍,而且还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让该镇食用菌产业吃上了定心丸,企业可以通过流转土地,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脱了贫的村民也可以继续和企业签订合同,然后打工,拿双份钱。
在慧旺万头生猪养殖现场,工人正在对设备调试,确保养殖场及时开工。该项目是柱濮镇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范项目,采取公司运行的模式,公司提供仔猪、技术,可实现年出栏生猪万头,带动村民年创收30 多万元。
从村民到居民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高大的住宅楼房整齐矗立,宽敞的水泥巷道贯通小区;在小区休闲广场,孩子们嬉笑打闹,老人们悠闲地晒太阳、下象棋……走进地处孝义市区的柱濮搬迁安置点,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景美人和的场景。
在张国丁的新家中,目前他和老伴两人居住在70m2的房子里,屋内进行了简单的装修。从2017年底搬来,张国丁坦言,他和老伴确实花了一段时间适应楼房。“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住平房、院子惯了,楼房里很多生活习惯和农村不太一样。就拿倒水来说,在院子里都是随手一泼,在楼房里可不能这样。”但住过一段时间,张国丁和老伴开始感受到在楼房里的好处。
柱濮镇加快推进“三治”融合,着力打造和谐家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将11个村联合成立了新区联合物业公司,开展村级综治中心“联建”工作。建立法治乡村,加强普法宣传,推动基层群众形成亲法、信法、学法、用法的行为自觉。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和陈规陋习,树立乡贤好人,倡导祖训家教,激励孝老护幼,爱党爱国爱民,新区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同时利用市就业推介、结对帮扶、政策保障、信息服务四大平台,先后组织3500余人参加吕梁山护工培训。镇村两级成立各类物管公司,结合就业需求,开展家政服务、手工技能、核桃树管护等培训,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协调金融机构提供创业贷款和资金,支持村民创业创新。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改善工程,新建1所幼儿园,正在规划建设一座小学。建成新区标准化卫生院,配备各类医疗设备30余台,有效满足村民就医需求。全力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搬迁居民继续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对特殊困难户进行政策兜底,保障基本生活。
未来的柱濮,一张蓝图已经画就:离土不离乡,村民变市民;失地不失业,当地再就业,农民变工人;乡村生态更宜居,拆旧迁新居,田园变“公园”;新居聚人还聚气,服务全覆盖。
整合资源,培育产业, 打造生活富裕的幸福家园
村是搬了,但绝不能一搬了之,今后如何发展,才能逐步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成了柱濮镇搬迁后的难题。
柱濮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坚持新区旧区并进,努力打造产业兴旺的活力家园。积极主动联系有关部门,咨询相关惠农政策,以乡村振兴为中心,着眼长远发展,与各村“两委”研究制定发展规划,重点在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壮大集体经济上下功夫。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迁入地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明晰了“依靠特色产业、多渠道盘活闲置土地收益、壮大集体经济”的“造血式”振兴之路,并细化“乡村振兴方案”“特色富民产业”“美丽家居建设”3个专项规划内容。
把“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梁上庄村党支部书记马思永说,“青山绿水”换来了“真金白银”,核桃绿色发展释放了“生态红利”,下一步,要进一步凸显村庄的“美丽效应”,村庄需要进一步做好“加减法”——做好基础设施的“加法”,不断提升农业基础服务水平。
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唤醒沉睡资源,柱濮镇黑坡沟、上令狐、后河、大青河、小青河、门楼窊、胡家窊7村已完成采矿用地复垦125.15亩;门楼窊、旺家原、孟家庄整村等已完成农村居民点拆旧复垦,新增耕地1455亩;搬迁进城农民土地集中统一规划,引导农民以土地托管、土地入股、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增加财产性收入,目前已成立44个合作社,流转土地6930亩。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更具活力的乡村经济,涌现出上令狐村闲置校舍参股合作社、旺家原村合作社自主经营大棚种植、梁上庄村由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护核桃树、贺家庄村将新区商铺纳入村集体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分红等一批先行先试典型,实现农民和农村集体“双增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柱濮镇将全力抓好旧村复垦、土地流转、产业培育三项工作,积极盘活农村资源,有效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探索采煤沉陷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让农村资源活起来、农业产业旺起来、广大农民富起来。
加快推进柱濮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的“三乡工程”,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围绕全方位开放,找准自身定位,坚定发展信心,协同推进新区社会治理和旧村产业发展,在全市进军全国县域百强第一方阵的崭新征程中贡献更大柱濮力量。同时积极抢搭全方位开放快车,跑出孝义乡村振兴“加速度”。
微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