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郭力在孝义市集中隔离点督导防控工作。 阮兴时 摄
对郭力而言,这个春节,太特殊了,她的内心五味杂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迅速在全国蔓延,让本该欢喜、祥和的新春佳节蒙上了阴影。
拥有34年党龄、曾冲锋在“非典”一线的市疾控中心主任郭力,凭借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敏锐地判断出:疫情来势汹汹,形势十分严峻,必须抢抓控制疫情的黄金窗口期。
“疫情来得这么快,这么猛烈,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时间。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提高警惕,提升站位;务必要抓好布控、筛查、流调、检验、消杀、宣传这些重要的工作环节,做到检验检测及时准确,现场流调迅速跟进,宣传教育全覆盖,排查布控无死角;务必要制定好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指导好各县(市、区)的防控工作。”早在1月中旬,郭力就向全体职工发出了集结迎战的指令。1月18日,郭力主持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分析研判疫情发展形势,启动并安排部署防控工作。1月19日,郭力主持制定防控方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流程,加强24小时值班管理,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防控到位。1月20日,在接到预警信息后,市疾控中心当即设立专家咨询、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现场流调、采样检测、病媒生物防制及消毒技术指导、健康宣教、综合协调后勤保障7个小组,至此,市疾控中心正式对疫情“宣战”。
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核酸检测。这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支撑。只要出现疑似病例,就需要属地疾控部门安排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将采集的标本送至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核酸检测。
除夕夜,窗外跨年的钟声早已敲响,忙碌的人们已享用完美酒佳肴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而市疾控中心仍然灯火通明,这里没有丝毫的新年气氛,有的只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这可不只是喊喊口号那么简单,需要一线防控人员和医护人员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郭力说,“市疾控中心每天对上送的标本进行检测,一次实验最快4个小时左右可完成。如果样本呈阴性,建议至少间隔一天后重新采样、检测;如果呈阳性,则需要我们的工作人员上送省疾控中心进行复核,省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一致后,即为确诊病例。”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从1月22日至今,我们随时待命,没睡过一个整觉。检验科的工作人员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说到此处,郭力不禁红了眼眶。检验科有个年轻人叫陈冬,参加工作不到两年,最期盼的就是能够回榆次老家和家人开开心心地过年。这个年轻人让郭力觉得格外心疼。郭力对记者说:“进入实验室必须穿三级防护服,这个防护服又厚又笨重,而且密不透风,在实验室里,一穿就是四五个小时。面对疫情,像陈冬这样的年轻人,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与疫情战斗,与时间赛跑。”
当确诊病例发生后,疾控中心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及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严密追踪密切接触者。郭力说:“这个过程就如同大海捞针,虽然很难,但是对疾病的后期防控将起到关键作用。我们通过市、县两级疾控部门联动,对已经确诊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对于密切接触者,以及可疑的暴露人员的来龙去脉、有哪些流行病学方面的特征,我们都要进行详细追踪。同时市疾控中心根据疫情状况,对确诊患者居住环境进行集中消毒,避免病毒进一步传播。”
“不要问我们累不累,我们的工作多一分、实一分,人民群众的安全健康就会多一分保障,这是作为一名疾控人的职责和使命。我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守好疫情防控的‘吕梁阵地’,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郭力信心满满地说。
夜幕降临,大城小镇依旧灯火辉煌,郭力带领着她的防疫“战士”,继续投入在战“疫”工作中,他们仿佛一颗颗闪烁的明星,疫情的乌云无法阻挡他们耀眼的光芒。(记者 阮兴时)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