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果巩固向好,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复工复产复商正在有序推进。
“五一”假期期间,山西晚报记者走近我省依然坚守岗位的白衣战士、海关人员、“三晋工匠”、高三教师、社区“志愿红”,看他们如何度过2020年这个特殊的“五一”小长假。
4月30日晚,山西省2019“三晋工匠”年度人物评选结果出炉,刘军华、孙涛、景生启、琚红波、冯彩亮、王伟、王永晶、郭世江、张宏亮、张勇勇10人获此殊荣。2019“三晋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委网信办、山西省人社厅、山西省委人才办指导,山西省总工会、山西日报社、山西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
“三晋工匠”们的“五一”假期是怎样过的?5月1日至5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两位。
王伟 作为炼钢工人“五一”从早忙到晚
“五一”,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钢二厂转炉炼钢工王伟正常上班。同时,他还兼着第十届“河钢杯”钢铁行业技能大赛转炉炼钢工的教练,所以下了夜班,每天晚上七点半到九点,他还要给选手进行理论和现场操作的指导。
钢铁冶炼过程“不喷溅、不粘枪、不冒烟”是他技术的特长;通过炉口“火焰”判断钢水温度与实测温度偏差小于5℃,和碳含量分析值毫厘不差是他的基本功;转炉吹炼终点倒炉成分、温度“双命中”更是绝技绝招……作为教练的王伟,二十多年的一线生产经验使他练就了过硬的技术和绝活。
王伟说:“转炉冶炼一炉钢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几分钟,整个吹炼过程发生着极为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内部的变化看不见、摸不着,如何引导复杂的变化朝着我们需要的方向进行是最大的难题。在整个冶炼过程中,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只有‘火焰’,它是我们与转炉内部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话的‘密码’。”
为了一眼看出“火焰”它在说什么话、表达什么意思的“真功夫”,王伟用了二十多年。“最初,我从细盯每一炉钢的‘火焰’变化开始,从颜色、亮度、运动形态、火焰周围的烟气等细节做起,每天用眼睛给它们‘相面’,观察细微差异,用大脑给它们‘照相’,牢记不同特征。”王伟说,经过观察,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分析后续的炉内变化情况和转炉终点化验结果,并进行比对,最后分析规律、总结规律、发现规律,直到练就精湛技艺。
硅钢是太钢的“拳头”产品,但在冶炼过程中,需要造高碱度的炉渣,吹炼全过程处于高温状态。为了解决冶炼硅钢过程中,炉渣黏稠和温度高使烟罩、氧枪因粘废钢而导致生产中断的事故发生,以及对品种质量的影响,王伟研究总结出的一套“两个了解、三个判断、一个平稳”的“转炉化渣三步法”,彻底解决了这一棘手难题,同时,脱磷、脱硫效果明显,转炉脱磷率达到90%以上,低磷钢种炼成率达到100%,硅钢等低硫钢种硫含量≤0.003%比例最高达到93%。有效解决转炉过程渣“返干”造成氧枪、烟罩粘钢现象,氧枪寿命平均提高45.86次,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
王永晶 早上七点半走进车间维修机床
5月4日7时30分,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重工轧钢设备分公司轧钢分厂维修工部主任王永晶准时来到单位。他要和其他值班人员在车间进行巡检,并对故障机床进行维修。
谈及获评“三晋工匠”的事,王永晶说:“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能力提升是永无止境的,获得的荣誉只代表过去,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我的一个新起点,我也希望将来自己能从自身实际出发,解决短板,积极创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日常工作中,王永晶将“创新实践”融入他工作的每时每刻。“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要勇于打破常规,积极创新实践,这样,我们才能解放思想,真正做到维修设备不求人。”这是王永晶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工作准则。
德国希斯的大型动梁龙门移动式数控镗铣床,是公司稀有设备,也是国内唯一的一台圆形滑枕镗铣床,滑枕行程是其他机床滑枕行程的两倍,因加工范围广,这台设备解决了许多高精尖零部件的加工难题。2017年,这台设备因滑枕内部主轴部件出现问题暂时停机,当时,国内还从未有人对圆滑枕部件进行过拆装维修,而外方提出的维修条件极其苛刻:外派维修人员每人每天的劳务费用是1000欧元,维修费用15万欧元以上,维修时间预计3个月,但不确保能完全解决故障。
没有先例,就需要自己创新解决,王永晶接受挑战,决定自行维修。王永晶说:“经过仔细研究,制定出符合要求的维修方案,将机床的全部资料汇总整理,在没有圆滑枕装配原理图的情况下,逐步摸索,采用特种工装对滑枕内部件进行定位,再将滑枕拉起,露出主轴故障部件,对故障部件处理之后,使用叉车将部件叉入滑枕下方的定位工装处,再根据拆卸顺序依次安装圆形滑枕,直至恢复机床正常。”
整个维修过程仅持续了40天,比外方预估时间提前50天,而且完全解决了设备故障。此次设备故障的排除,创国内先例,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大型进口设备维修保养完全依靠国外资源的现状,为今后圆滑枕拆装维修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据统计,王永晶工作的14年里,已维修设备故障近三千次,负责过二十余项重点设备的大修及改造工作,修复各类进口伺服放大器、交流伺服电机、液晶手持单元百余次,为公司节约资金两千万元以上。(记者 李晶)
山西晚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