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亮:用“勤劳”的双手脱贫奔小康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本网专稿

赵永亮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王晶晶 摄

59岁的赵永亮,是离石区信义镇磨湾村村民,一家三口人。他本人和配偶文化素质低、思想也比较保守,没有发展的动力,在纳入贫困户之前,家里收入全靠他一个人在附近打零工赚取,生计难以维持。

2013年,精准扶贫政策犹如和煦的春风吹进了赵永亮家,驻村工作队通过入户详细了解了赵永亮生产生活状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后。经逐级评定,将赵永亮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政府为其家庭代缴了医疗保险、帮助该家庭申请危房改造,解决他们住房问题,同时帮扶干部也不厌其烦地多次找赵永亮聊天,苦口婆心给他做工作,宣讲国家扶贫政策,扶贫政策和帮扶干部让他再次感受到生活的温暖,点燃了他对好日子的向往,他的思想逐渐发生了变化。

代缴医疗保险、危房改造……在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下,2014年,赵永亮甩掉了贫困的帽子,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生态护林员既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一条新路子,也是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的一条好路子。2017年,随着党的扶贫政策深入实施,磨湾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赵永亮提供了村级护林员公益性岗位,每年能拿到9600元的工资。2018年,他还在扶贫干部的引导下,购买604型耕地拖拉机,闲暇为周边村庄农户犁地和播种挣钱,一年下来能收入5000多元,一家人的生活逐渐有了起色,对此,更加坚定了赵永亮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如今,赵永亮一家也从危房中搬到了新房子,他和妻子也意识到勤快的重要性,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自己也在坚守护林岗位的同时抽空在周边耕地,妻子通过技能培训到晋能大土河电厂职工餐厅打工一年收入1万多元,大大提高了家庭的整体收入,儿子毕业学厨师,家庭收入从以前一年四五千元收入,变成了三四万元,日子也越过越好。

这一切都离不开赵永亮夫妻俩起早贪黑,两个人辛勤劳作,加上帮扶责任人关心支持。现在他们腰杆子挺起来了,精神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现在的日子,赵永亮感慨地说:“不勤快,再好的政策也没用,政府能帮我们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剩下要靠自己把日子越过越好。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帮扶责任人。”

“我并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光荣的事情,现在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我现在信心很足,未来打算再购买播种机一条龙服务,自力更生,奔小康。”谈起未来,赵永亮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王晶晶)

 

[编辑:白丽红]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