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因家庭贫困供不起孩子上学、曾因没有固定的收入而沮丧苦恼。但是在党的惠民政策的扶持下,他鼓起了信心,通过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走向了致富路,他就是北武当镇下昔村的养鸡大户温林。
说起养鸡,温林最感谢的就是支农信贷政策,提起接触支农扶贫信贷的前前后后,温林的热情一下子就起来了。
温林告诉记者,他刚开始是打工,打工也挣不了钱,孩子们还在上学,资金经常紧,后来朋友给他指了一条发财致富路:养鸡。心动了,可是问题又来了,资金从哪里来呢?村驻村干部知道了这个情况以后便找到了他,说咱们有扶贫贷款,可以帮你搞养殖发展。温林怀揣着利息能不能还上的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开始了他的养殖路。
说干就干,温林向北武当农村信用社申请了支农扶贫贷款,搞起了养鸡,然而,好景不长,他发现受禽流感影响,鸡肉和鸡蛋的价格不稳定,除去饲料和药品成本,就算有足够的数量小鸡和肉鸡出栏,鸡蛋上市,剩下的收益也没有多少。一边是还贷压力,一边又担心产业搞不好愧对政府的好政策。温林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贷款下来了,鸡舍也建成了,不可能说不做就不做。
妻子崔连娥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她提出再养一批小鸡和母鸡的想法。听了妻子的提议,温林并没有马上行动,他外出了解小鸡、肉鸡、饲料、鸡蛋的价格。经过计算后发现,养鸡还是可行的。于是,温林马上购进了一批小鸡,随着养鸡时间越来越长,他发现,不仅鸡价、鸡蛋价格更加稳定,而且自家种植的青菜和玉米可以当饲料,成本下来了,品质上去了,鸡粪也能卖钱。同时还兴办了蔬菜水果门市部,除去出售绿色无公害蔬菜和水果外,还专门出售自家的鸡蛋,生意非常红火,很受老百姓的欢迎。
到目前为止温林的鸡已经达到了1万多只,帮扶干部帮忙找销路,联系客户,加上自己开的水产店,自产自销,生意好极了。咯咯咕咕的鸡鸣声与家中时常响起的音乐声连成一片,奏出一曲脱贫致富乐曲。
温林说:“支农扶贫款为我打开了致富大门,我非常感谢政府对我的支持,使我的日子过的更有信心了。”(记者 刘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