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斌是山西离石电缆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多年来,他一直潜心于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工作中不断采用新材料、新工艺、研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以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自参加工作以来,郭志斌全面参与公司连续硫化挤出工艺、配方、模具的设计,研制了各种线缆产品用橡料的连续硫化工艺配方,掌握了电缆生产制造的关键技术,连续硫化挤出工艺得到全面推广,“连续硫化工艺成果”获“山西省机电行业九七年度工艺技术进步二等奖”。为开拓公司的矿缆市场,不断试验研制成功了适应各种使用需求的矿缆生产配方及挤出工艺,解决了制约生产的主要问题。2007年开始,完成预制分支电力电缆的开发及顺利投产,每年可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只有坚持创新,个人才能体现价值。郭志斌一直在研究创新的道路上前行。2011年,研制成功氯化聚乙烯橡皮胶料配方,从价格上每公斤胶料价格要比氯丁胶便宜4元左右,大大降低了产品成本。年可创利润近350万元。同年,成功开发了MCPT-1.9/3.3KV型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缆技术攻关工作,扩大了企业的生产和市场领域,为企业年创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2015年12月,成功开发的特种电缆A级阻燃A级耐火电线电缆新产品;热塑性无卤低烟阻燃耐火型电线电缆90℃(A级、B级、C级)产品;105℃紫外光辐照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耐火型电线电缆产品;125℃硅烷自然交联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电缆产品,年创产值5000余万元,为企业实现年创经济效益300万元。
此外,经过郭志斌多年来的工作实践,成功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成缆线芯始端扭曲、各种绕包接续处不牢固,接头过大,分支电缆压接技术、包扎技术等疑难技术问题,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生产工艺方面,先后对导体加工工艺进行过两次较大的改进。成功完成两芯半圆形导体、五芯瓦楞型导体电力电缆的新产品开发。不但改善了产品外观而且相应降低了成缆后的电缆外径,节省了护套用量和填充、绕包带的用量,同比可降低材料成本4.6%,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设计改进电缆导体结构设计,根据电缆绞合的理论模型换算,将电缆导体由原来的圆形拉制导体改进异形拉制导体,这样不但可以降低绞合后的外径,降低绞合后的导体空隙,而且由于导体绞合时不再需要异形(圆形)紧压使得铜导体的电阻更加优良,从而降低了铜材的使用量,经实际测算,按新工艺生产的导体比以前所使用的导体相比,铜材可节约3%左右,按每年用量3000吨计算,可节约铜材90吨,按每吨铜5万计算,也可为企业降低材料成本450万。
在新材料的采用方面,千方百计了解电缆行业新材料,先后采用耐高温填充绳代替填充用橡皮,采用轻型加强型无纺布代替普通无纺布,采用扇形发泡填充条代替PP填充绳,不但改善成缆外径、节距、外观光滑度,简化了生产程序和过程浪费,同时降低了材料成本。每年可为企业降低材料费用30万元左右。同时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推广应用氯化聚乙烯弹性体橡胶,聚氯乙烯弹性体护套料等材料,以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更高要求,实现了产品种类的扩充,同时扩大了市场的份额。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郭志斌先后荣获中共吕梁市委组织部、吕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吕梁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首届“吕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被山西省煤炭工业厅评为“山西省煤炭行业非煤产业先进工作者”;参与完成加强型通用橡套扁电缆的产品研发,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通过内部技术管理工作的不断强化,并经省级相关部门考察审核,所在公司被确定为山西省2017年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18年被认定为山西省第二十二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负责“2018年山西省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新型特种电缆技术改造项目,工业转型强基专项)项目的开展工作。
改革创新天地广,奋发有为正当时。“三晋英才”称号不仅是响当当的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一定珍惜殊荣,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向着事业发展的高峰继续奋力冲刺。”郭志斌说。(王夏夏)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