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岚县采访,在入驻岚州宾馆时,大厅前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着文明餐桌宣传标语,餐桌上整齐摆放着“公筷”“公勺”,桌签上“制止餐饮浪费,免费提供打包服务”的文明就餐提示语,时刻提醒着顾客文明就餐,成为了岚县制止餐饮浪费,倡导文明新风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连日来,岚县以“倡树文明新风,破除旧俗陋习”为切入点,高位统筹,成立了岚县移风易俗制止餐饮浪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意见》《岚县倡导文明乡风制止餐饮浪费排查整治实施方案》《岚县纪委监委关于严禁婚丧喜庆事宜大操大办或借机敛财行为的规定及处理办法》等文件,向全县人民发出了“文明餐桌”行动倡议书,发动广大餐饮企业、学校、机关积极参与,从文明餐桌的细节入手倡导理性消费、文明用餐、科学饮食、节约用餐,树立崇俭抑奢观念,培养群众爱惜粮食、文明用餐的良好习惯。
“请问几位用餐?”“您点的这些菜够吃了。如果不够,我们再为您添加。”记者在岚县天利和酒店发现,每桌客人点餐前,服务员都会根据顾客用餐人数给出点餐建议,并提醒顾客按需点餐。正在用餐的顾客告诉记者,“现在饭店有这样的小碗面、拼盘菜,非常适合我们女生,平常整份量太多,有点吃不完,现在非常人性化。”
为扎实推动舌尖上的文明,制止餐饮浪费,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该县创新服务消费模式,合理搭配菜品,调整菜品数量、份量,实行菜单标识精细化,汤类定毫升,菜类定克数,推出“n-1位菜”“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服务方式,配备使用公筷公勺,餐尾提供免费打包服务等,引导消费者做到不剩饭、不剩菜、吃不完要打包的文明餐饮消费习惯。同时各饭店、食堂在醒目位置张贴放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宣传标语,桌面摆放或贴有“节俭养德”“剩饭免费打包”“一日健康饮食”等宣传桌签,通过店内标语、视频、服务人员提示等多种形式,引导消费者每日健康饮食、理性消费。
制止浪费,从孩子抓起。该县各学校积极践行“光盘行动”,把“节俭养德”教育作为课堂教育内容,使“爱物知恩、节用惜福”的生活理念植入学校的食堂环境氛围之中,引导师生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理念。开展厉行节俭行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食堂落实标示提示、按量配餐、按需点餐、餐餐不剩,推出“半份、半价”“小份、适价”的服务方式,满足师生用餐的多样化需求,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落实节约用餐制度和校领导陪餐制度,将倡导勤俭节约、制止浪费工作纳入文明校园创建内容,将学生节俭行为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推动师生做健康饮食、文明生活的践行者。
为了确保杜绝餐饮浪费工作落到实处,该县建立了定期督查、通报反馈的督查机制,由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成立检查组,通过“检查+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饭店、食堂配置使用公筷公勺情况、制止浪费提醒、泔水桶内倾倒情况等进行专项检查,倡导经营者和餐饮顾客建立用餐节约理念,促进合理饮食,爱惜粮食,养成吃多少点多少的习惯。检查过程中,该县电视台跟踪拍摄和采访,对先进典型予以褒扬,对反面典型通报曝光,倡导艰苦朴素,狠刹奢靡浪费之风,使勤俭节约蔚然成风。该县纪委监委采取明查与暗访相结合的形式,严肃查处公务接待和党员干部餐饮浪费行为,督促推动细化完善公务接待、督查检查、津补贴发放等制度规定,列出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形成科学严密的长效机制。
此外,该县还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深化移风易俗专项治理,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和党支部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婚丧事宜报备制度,强化监督考核,以用餐文明引领社会文明。各村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倡导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红白理事会理事长,由理事会牵头组建农村宴席服务队,使村党支部真正成为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充分发挥文明户、文明村、文明乡(镇)评创和道德模范选树等活动的带动作用,培育、选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典型,充分利用新媒体、标语、高音喇叭、宣传音箱等媒介开展宣传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广泛动员所联系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开展节俭养德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拒绝餐饮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出“制止餐饮浪费,倡导文明用餐”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随着制止餐饮浪费,倡导文明新风的深入推进,岚县“厉行节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普遍共识,理性消费、文明用餐、科学饮食、节约用餐逐渐成为引领全县文明的一种新风尚。(记者 冯海砚 通讯员 牛燕飞)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