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基本措施,也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关键举措。今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托稳脱贫人口增收‘基本盘’,让脱贫群众有活干、有钱赚。” 市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宝珍就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方面的情况接受了记者专访。
张宝珍说,要做好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首先建立完善“四本台账”。底数清楚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因此市乡村振兴局通过走访摸排脱贫劳动力务工培训就业情况,精准掌握省外、省内县外、县内务工就业人员情况,摸清弱劳力、半劳力依靠公益性岗位就业情况,建好县乡村及集中安置点“四本”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台账,通过动态管理,实现就业底数清、就业状态清。截至目前,全市脱贫人口务工总人数为217773人,其中省外务工人数为29202人,省内县外务工人数为85487人,县内务工人数为103084人,务工总人数、省外务工人数均达到预定目标。
拓宽就业增收渠道,是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张宝珍说,我市首先抓实产业带动,通过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重点打造覆盖八大产业的17类特色优势农业全产业链,全市19.83万户54.28万脱贫人口产业带动增收;持续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90%以上的脱贫人口;在全省率先出台《农业保险全覆盖实施方案》,市县两级财政预算2.4亿元(市级3000万元)补贴80%保费,到明年实现应保尽保,30余万户农民受益。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今年全市已累计投放7亿元,带动2.4万户脱贫户发展产业稳定增收。强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特色产业镇建设,全市创建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15个特色产业镇,优先带动脱贫户和监测户发展生产和务工增收。其次是推进灵活就业。助力帮扶车间、产业园区、城镇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引导脱贫人口通过电商微商、直播带货、农家乐休闲旅游、居家计件加工等灵活就业,为脱贫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目前,全市共开工就业帮扶车间480个,安置务工就业人数13529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6267人。再次是开发公岗兜底。有效利用光伏收益分配资金,科学设置公益岗位,发动符合条件的脱贫劳动力深度参与;统筹用好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弱劳力、半劳力和无法外出、无业可就的脱贫人口。
张宝珍说,我市还精准落实就业政策,全面强化就业服务。对“三类户”中具有创业能力的退役军人家庭提供2万元资助;每县至少建立1个公益性零工市场,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市县两级还成立了14支“就业服务队”,深入国有企业、重点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等108家企业,实施稳岗留工行动和支持企业用工行动,服务人数达7422人。全市137个乡镇、15个街道分别成立了“就业服务站”,建立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数据库,切实发挥收集岗位信息、跟进服务用工、做好用工维权等方面的作用,为有需要的农民工开展“131”服务,即:提供至少1次职业指导、3个适合的岗位信息、推荐至少1个合适的培训项目。
张宝珍表示,下一步市乡村振兴局将深入落实好省《关于加大力度支持脱贫人口增收的若干措施》,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保障力度,加大各类就业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开发公益岗位,加大以工代赈项目支持,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拓展生态帮扶范围,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我市脱贫人口实现稳定增收。(记者 阮兴时)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