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无人机拍摄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石楼辛关至下洼段。刘亮亮 摄
初冬时节,阳光和煦。“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风景独特,盘山公路蜿蜒曲折,经济林带黄绿交织,乡村农庄纵横交错。从兴县出发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一路向南,倾听波涛汹涌的母亲河吟唱着高亢的歌,巍峨雄壮的吕梁山与之交相呼应,组成了一幅大自然唯美画卷。
11月9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全线贯通正式通车,标志着全长1200多公里的山西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全线贯通。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的建成,实现了晋绥革命纪念馆、碛口古镇、黄河奇湾、千年景区、北武当山、庞泉沟等72个景区景点互联互通。同时与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推动30余处农业特色产业园、黄河沿岸160万亩红枣产业发展,带动沿线村镇发展农家乐、民宿等关联产业,惠泽困难群众18余万人,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保障。
全域布局,构建文化旅游新格局
一条路助力一方人民致富,一条路助推一带城乡发展。20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发展战略,按照交旅融合的发展模式,高质量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形成“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旅游公路网络。2018年至2024年,吕梁市规划建设旅游公路总里程870公里,同步规划建设慢行道129公里、驿站17个、房车营地5个、观景台25个。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吕梁段起点位于兴县后北会村与忻州段相接,贯穿兴县、临县、柳林、石楼四县,终点止于石楼永和交界与临汾段相通,途经20个乡镇、79个行政村,连通39处景区景点,路线全长315公里。一期工程兴县后北会至柳林军渡段,涉及兴县、临县、柳林三县,路线全长232公里,2018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同步建成慢行道28.5公里、驿站7个、房车营地3个、观景台13个;二期工程柳林军渡至石楼永和界,涉及柳林、石楼两县,路线全长83公里,2021年5月开工建设,该段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历时近三年艰苦拼搏,11月9日终于建成通车,同步建成驿站1个、观景台3个。
“这是一条旅游路、富民路,这是一条发展之路、希望之路。我们正在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依托,以临县碛口古镇为核心,以沿黄19个传统村落为支点,打造百里黄河精品旅游带。”11月9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吕梁段全线通车仪式上,市委书记孙大军真诚邀约,欢迎各地朋友来这里领略浩荡黄河与巍巍吕梁山的相依并行,来这里欣赏黄河奇湾和百里黄河天然水蚀浮雕的鬼斧神工,来这里体验沿黄160万亩红枣林带的田园之乐,来这里感受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晋商文化、民俗文化的交相辉映。
以点带面,打造沿河支柱新产业
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继续向南而行,“九曲黄河第一镇”的辉煌在碛口写下灿烂的一笔,黄河因“碛”而生险,碛口因“险”而成镇,在这里望黄河奔涌,听晋商驼铃,别有一番风韵。
位于碛口镇以南3公里处的李家山村,被誉为是“艺术家的殿堂”。村里建筑与山体完美结合,人居环境与自然相连,著名画家吴冠中将该村比作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这几年,村里按照市、县的安排部署,大力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村内现发展有13家农家乐和客栈,村里有60余人从事导游、民歌表演等职业,特别是每年吸引省内外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来村里写生采风,其中有20多个艺术院校在此设立写生基地。村里每年游客量达10万余人次,年旅游收入突破200余万元。村里还涌现出“牛牛和老妈”等网红主播,白羊肚手巾红腰带,这位腰别麦克风祖居李家山的老妇人,在乡村旅游业兴起的大潮中扮演起导演角色。
通车的同一天,在柳林县三交镇,村民们欢聚在一起,打起腰鼓,唱起秧歌,庆祝“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全线贯通。
柳林县三交镇自古以来便是黄河的古渡口,方圆百里的商业中心,在这里曾经建立了山西省第一个红色政权,如此丰富的黄河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却一直受制于交通不便的制约,“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通车,让村民对文旅发展有了新的期盼。
“黄河公路安全启动顺利竣工,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九号剪彩开通,黄河公路是致富路顺水顺风,交通方便繁荣经济振兴乡村。”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村民刘美兵右手举着伞头,扭动着身姿,唱出了美好的祝愿。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给我们村的旅游产业带来了机遇,我们要抓住这次机遇,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提供给各位游客优质的服务,增加村集体的收入,也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刘贵平说。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柳林三交至石楼永和交界段,地处黄河中游大峡谷腹地,全长83公里,群山连绵,千沟万壑,施工难度巨大。为了奋力打赢最后的收关线,广大建设者们逢山凿壁,遇沟架桥,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将天堑变通途。
多年来,交通闭塞不仅迟滞了石楼“走出去”的步伐,亦阻碍了游客“请进来”的节奏。令人欣喜的是,“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吕梁段这条承载着改善石楼民生、推动文旅产业提质、改变区域发展面貌的希望之路已经通车。
目前,石楼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为轴线,整合“黄河奇湾”等资源,瞄准“黄河中游旅游集散地”目标,着力打造贯通黄河上下游的亮点景区。同时,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与沿线旅游、农业、生态等产业融合,打造生态路、文旅路、产业路、致富路。
提升品质,塑优交旅融合新形象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近年来,吕梁市围绕建设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目标,重点打造西部以黄河沿岸碛口古镇为支点,东部以汾阳杏花村为支撑的“一西一东”两大核心景区,通过景区提质升级、开发文旅新产品、打造文化旅游新品牌,构建文旅融合“大格局”,极大地激发了全市文旅市场的活力,游客逐年增多。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9年,吕梁市邀请中央多家媒体对“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临县段进行了采风活动,扩大了临县沿黄旅游在全国的知名度。2021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获得交通运输部组织评选的全国“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称号,对兴县红色文化旅游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吕梁市“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全面建成,一个“快旅慢游深体验”旅游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将更好地服务吕梁人民的美好生活,当好建设美丽幸福吕梁的“开路先锋。”
根据规划,吕梁市还配套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支线555公里,涉及9个县(市、区),已完工475公里,同步建成慢行道63公里、驿站6个、观景台2个,剩余工程2024年全部建成。“下一步,我们将有序推进剩余旅游公路支线建设,加快推进沿线驿站、观景平台、房车营地、5G基站、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公路路网标识、标志、标牌系统,确保2024年旅游公路全面建成收官。同时加强与文旅等部门沟通协作,打造旅游公交线路,发展定制客运,美化路域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刘瑞平说。
串联一路风景、融合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大道如虹,一张“快旅慢游深体验”的旅游公路网正在吕梁大地徐徐展开。(记者 王洋)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