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交城县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传统养殖优势,创新发展现代畜牧产业,通过提高科技含量,拓宽发展渠道,全力推进全县肉牛畜牧产业步入良性健康发展之路。在交城县,肉牛养殖产业已成为富民产业的典范,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增收途径,更为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标准化养殖提升养殖效率
走进交城县鑫源鑫畜禽养殖有限公司,一排排整齐的标准化牛舍映入眼帘。在宽敞明亮的圈舍中,2100头牛正悠闲地吃着草料,叫声此起彼伏。在饲养员的精心照料下,一头头花色均匀、体格壮硕的西门塔尔牛膘肥体壮。
“我们选择西门塔尔三代、四代牛苗,采用现代化设备进行配料、投喂。现在的牛苗月增重是90-100斤,出栏周期是八到十个月,饲料饲喂是本地玉米以及浓缩料、酵母、汾酒厂酒糟、无酶甘草。”鑫源鑫畜禽养殖有限公司的分管厂长王晋峰表示。
该公司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利用回收玉米作为饲料原料,并引入现代化设备,提升养殖效率,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把肉牛养殖产业做大做强起来。
优惠政策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交城县按照“突出产业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的发展策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养殖。
该县确立了“山区母牛拉架子,平川肉牛搞育肥”的产业发展模式,利用平川的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群众走上标准化、科学化、产业化养殖发展之路。截至2023年底,交城县肉牛存栏4.232万头,同比增长20.9%,共有养牛户1533户,同比增长3.1%,其中规模场16户,存栏500-1000头的3户,存栏100-499头的10户。
产业模式促进产业转型。交城县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措施和资金扶持计划,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户参与到肉牛养殖业中来,推动肉牛养殖产业转型,同时积极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加强与外部市场的对接与合作,为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加强科技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授课等形式提高农户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农户的信心和积极性,让百姓日子“牛”起来,也为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引领肉牛产业升级
在交城县肉牛产业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肉牛生长发育特点的了解和精细化饲料配制的掌握,养殖户能够为肉牛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饲料供给,这不仅确保了肉牛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还显著提高了其生长效果。
定期的疫苗接种、体检、驱虫以及补充药物等预防措施的落实,有力地保障了肉牛的健康状况,饲养管理的不断优化和改进,使得肉牛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升。
交城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梁彦刚介绍说:“我们对肉牛养殖产业进行技术帮扶,推进科学生态养殖模式,重点培育黄牛改良项目,提升品种改良升级,推进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最大程度地提高全县肉牛产业降本增效,助力全县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望未来,交城县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肉牛养殖产业的全面升级,计划通过建设高标准圈舍、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等举措,打造现代化的肉牛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和配套服务体系,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相信在交城县政府、企业和农户的共同努力下,交城县的肉牛养殖业将继续朝着现代化、高效化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记者 木二东)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