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新闻>
吕梁: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2024-08-24 10:52:03
来源:山西新闻网

image.png

方山县张家塔村

黄河之东,汾水以西,苍翠秀丽的吕梁山下,一座座村庄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或发展乡村旅游,或进行特色农产品加工生产,勾画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方山县张家塔村,两名身着汉服的年轻女子正在村里的地下甬道中徐徐穿行,时不时地,二人还会抚摸一下甬道的砖墙,以切身体会来自300多年前砖块的质感和温度。

张家塔村始建于清康熙43年(1704),属于清代城堡式古村落,其地下甬道全长1600多米,将全村36座院落、252孔窑洞连接起来,不出院门,即可走遍全村。村中共有4个城门,加上地下甬道工程等,形成了一套内外联防、互通公用的完整防御体系。

“山西的大院、古堡、古村落有很多,但像张家塔这样有庞大地下甬道工程的,甚是罕见。这是农耕文明的珍贵遗产。”在一次调研中,吕梁市委书记孙大军说。

从2021年开始,张家塔村开启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古堡甬道被重新保护和修缮,村里的基础设施亦逐步完善,很快,村里便火了起来,前来参观的游客越来越多。

古村有了造血功能,焕发了新生,村民也有了新的活法,有的做起了导游,有的做情景剧演员,有的开饭店,有的经营民宿,还有的养起了梅花鹿。乡村旅游让传统村落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甜美。

张家塔村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2年被确定为省级乡村旅游振兴示范村,2023年被确定为吕梁市打造的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之一。

“我们要承担起保护振兴古村落的历史责任,最大限度地把村庄保护好,让村子活起来、火起来,让村民们的腰包鼓起来。”张家塔村一名村干部说。

image.png

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

青山绿水最能吸引游人,也最为令人心旷神怡、沉醉不已。岚县王狮乡蛤蟆神村就是这样一个有青山绿水、能让人望见乡愁和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蛤蟆神村因背靠大山形似蛤蟆而得名,这里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村旁有蛤蟆神水库一座。在水库下游,村里建起了占地50亩的野炊烧烤基地、全长2750米的盘山彩虹大道、占地2500平方米的星空营地,并打造了古烽火台、风车隧道等。

夏季时,蛤蟆神村气候凉爽,游人特别多,而村民们也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收入亦随之增加。同时,村里还依托沙棘种植基地发展特色产业,从沙棘的选种到繁育,再到存储,形成了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3年,蛤蟆神村先后入选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市乡村旅游示范村。

在吕梁,以乡村旅游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村子还有很多,如:汾阳贾家庄、临县李家山村等。这些村庄,大都特色鲜明,有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的为中国传统村落,也有的依山傍水、枣林环抱。

2023年4月,吕梁确定了重点发展100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今年,市里又将该项目作为全市20件大事要事之一,随着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依靠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和典范。

“青青芦苇荡,深深海眼亮,悠悠粽飘香,家家奔小康!”临县前青塘村,是远近闻名的粽子村,村里有千亩连片的芦苇荡,还有一口名为“海眼”的泉眼,属于吕梁山里的鱼米之乡,同时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清代时,前青塘村生产的粽子就小有名气。前些年,经过深入挖掘和打造,这里的粽子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特色产业,以至于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送吕梁特产,一定少不了青塘粽子”。2022年,青塘粽子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走进前青塘村一家生产粽子的企业,负责人介绍说,一只粽子的完成,总计需要16道工序,村里的包粽子能手高翠莲,一天能包2000只,平均每15秒一只。而企业每天能产10万只粽子。

“目前,村里共有145家粽子企业,年产青塘粽子5000万只,2023年产值达到1.5亿元,吸纳3000多人从事粽子相关行业。”前青塘村党支部书记张新文说。

image.png

中阳县弓阳村黑木耳种植基地

中阳县弓阳村,一家黑木耳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围坐在成排的菌棒前采摘木耳。一旁的红色塑料桶内,一朵朵木耳黑黝黝、肥嘟嘟。

中阳县平均海拔1473米,森林覆盖率49%,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是种植有机黑木耳和食用菌的黄金地带。2023年,全县木耳种植4835万棒,产量480余万斤,产值1.5亿元,带动菌棒厂、采摘园、销售包装等上下游产业产值超5亿元。

弓阳村民王建军是木耳种植大户。早年的他常年在外打工,2019年回村种植木耳,种植规模从开始的7万棒发展到如今的29万棒,切切实实蹚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王建军还在自家的木耳种植基地设立了采摘区,以便让游客们采摘游玩,研学体验,从而培育更多的“钱”景,增加更多的收入。

产业兴盛,成了吕梁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密码”。

“目前,吕梁市正着力打造生猪、肉牛、食用菌、小杂粮、马铃薯、红枣、核桃、沙棘8个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全市共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户,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17户,市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112户,此外还组建了1.3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500多个家庭农场。”孙大军说。

越来越多的吕梁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有的甚至还成为了抢手货。

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是关键。2023年以来,吕梁市共引进农林生物类硕士研究生400多名,博士研究生4名,并为每一位博士研究生建立了工作室,首期给予10万元启动经费。

此外,从2021年起,吕梁在全省率先推行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全覆盖,设立地方险种20个,财政列支9700万元,补贴80%保费。2023年争取省级资金2亿元,启动全省唯一的生猪“保险+期货”价格指数保险整市试点,加上中央及省里的各种保险政策,全市农业保险兜底防护网基本形成。

汤汤黄河,澎湃如昨;巍巍吕梁,换了人间。

[编辑:梁燕则]
   点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