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则 摄
黄河新闻网吕梁讯(记者 梁燕则 郝淑琴 )在吕梁的版图上,有许多地方犹如隐匿的宝藏,等待着人们去发现和珍视。交城,便是这样一座充满魅力与故事的县城。10月23日,“向“新”而行·寻“美”交城”主流媒体交城行采风团继续深入探寻交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交城县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历经岁月的洗礼,在长河中闪耀着独特而耀眼的光芒。如今,它们正以昂扬的姿态,把握传承发展的新机遇,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梁燕则 摄
交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位于风景名胜区卦山东侧的田家山村,是一座文化的宝库,集非遗传承、文化展示、历史回顾、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这里是非遗重点项目的集中展示地,为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民间艺术、民间文学、民俗活动、传统曲艺等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通过实物展览、展销等方式,让人们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了解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交城堆绫丨软体浮雕与立体国画的完美融合
交城堆绫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而闻名。它擅长表现花卉、静物、人物等题材,色彩艳丽且搭配协调,每一件作品都仿佛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场景。其制作工艺精细,通过层层堆叠、剪裁、粘贴等工序,将丝绸等材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立体感的画面,故而被誉为“软体浮雕”和“立体国画”。
梁燕则 摄
梁燕则 摄
2017 年,交城传统堆绫艺术成功入选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是对其艺术价值和传承意义的高度认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交城堆绫在艺术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一方面,传承人们不断创新,在题材和设计上融入现代元素,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展览、培训等活动,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参与学习,为这一古老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梁燕则 摄
交城云香丨独特工艺与文化符号的交织
交城县作为云香的独特产地,既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又承载着唯一的生产重任。交城云香如筷子粗细但更长,其制作工艺独具匠心,采用类似“一笔画”的手法,将云香弯曲盘旋,制作成多种精美的花纹图形,包括传统的“福”“禄”“寿”“囍”字图案,以及花草、花边、博山炉形等图案。点燃一端后,云香可连续燃烧 24 小时以上,这种持久的燃烧特性不仅体现了其制作工艺的精湛,更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长久祈愿。
梁燕则 摄
交城云香不仅仅是一种香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交城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民俗文化,在传统节日、逢年过节等场合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2013年12月,交城云香制作技艺被列为山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这为其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今,当地政府和传承人通过与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将云香制作过程展示给游客,让更多人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拓宽了云香的销售渠道,促进了这一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梁燕则 摄
交城金银器制作丨历史传承与民间习俗的见证
交城金银器制作历史悠久,历经各代,在明清时期随着晋商的兴起达到了繁荣。其工艺精湛,主要以妇女、儿童装饰为主,制作出各种精美的饰品,如动摇、手镯、银锁、葫芦等。这些金银器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艺术的结晶,每一件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它们的造型精美,工艺细腻,通过雕刻、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和文化特色。
梁燕则 摄
在交城当地,生下小孩子定制银锁和妇女们佩戴银首饰的习俗至今仍十分流行,这使得金银器制作技艺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 年,“交城县金银铜器制作技艺”被命名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地位。为传承这一技艺,当地政府鼓励传承人开展培训活动,培养年轻一代的工匠,同时推动金银器制作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梁燕则 摄
交城县的非遗项目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现代工业的冲击、传统技艺传承人的短缺等。然而,通过政府的支持、传承人的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些非遗项目正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之路。一方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记录和传播,让更多人了解非遗文化;另一方面,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开发非遗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亲身体验非遗制作的机会,增加非遗项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加强与学校、企业等的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进企业活动,培养更多的非遗爱好者和传承人才,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
交城县的非遗项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聚着人民的智慧。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交城非遗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创新的姿态走向世界,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