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也是最大的福祉与责任。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促进养老事业发展到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从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到继续保障好群众就医需求,2024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养老、医疗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大民生事项持续发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增”进最广大群众民生福祉,以创新实践交出一份高质量民生答卷。
在中阳县城区幸福养老中心,人性化的装修设计、配备齐全的设施、干净整洁的环境、美味可口的饭菜,让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身心健康都有了很大提高。
这个总投资200余万元,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的养老中心,以“公建民营”的方式运行,开展短期托养、长期托养、日间照料、老人餐厅、健康管理、适老文娱等服务,生活在这里的老人既有政府托管供养的五保户,也有面向社会收费的托养老人,同时也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助餐服务。
近年来,中阳县财政每年拿出一千万元保障养老事业发展,按照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布局,依托县级护理型中心敬老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城市社区食堂、养老服务驿站等养老服务设施,扎实织密养老服务网络,探索出一条覆盖到千沟万壑,惠及到千家万户的“千万养怡”城乡养老服务路径。
在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同时,近年来,吕梁市瞄准县域医疗可持续发展需求,不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把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作为医疗改革和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全力推进。依托“智慧助医”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接诊能力和诊疗水平,有效破解了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质量不高的难题。
目前,“智慧助医”系统已覆盖全市166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86家村卫生室,实现了乡村两级全覆盖,累计服务接诊120万人次,AI辅诊632万人次,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吕梁市积极推动乡村医保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通过打造社区“医保驿站”,将新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医保经办服务高频事项授权到乡镇、村及社区,贯通“市、县、乡、村”四级联动互通,推动“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2628家村卫生所全部接入医保便民公共服务平台,解决了乡村医保服务的难点和痛点,打通了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让老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随着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健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全市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底色。(记者 李子夜)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