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记者走进石楼县美术馆,只见馆内人头攒动,寒假中的中小学生们兴致盎然地穿行在馆内各个区域,石楼县美术馆举办的以“灵蛇献瑞迎新岁 千年古县展风华”为主题的“非遗闹新春研习营”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的热情参与,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探索之旅。
活字印刷、扎染、烧箔、螺钿制作……本次研学营活动内容丰富,涵盖多项极具特色的非遗技艺。活动现场,老师耐心讲解各项技艺的历史渊源和操作流程,孩子们亲自动手进行操作。
扎染课程中,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捡起手边的布料,在老师的指导下,用皮筋、木夹将布料精心捆绑,再浸入染料。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布料时,绚丽缤纷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染色技艺的故事,这一过程不仅让孩子们对传统扎染技艺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为他们的创意插上了翅膀,提高了动手能力。
在烧箔课上,指导老师将非遗与青铜器文化相结合,通过独特的烧箔工艺,让孩子们体验古老文物的生动传承。螺钿制作课程同样也引起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专注地将贝壳薄片切割、打磨与镶嵌,尽情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细腻的手指在光影交错中,似乎与传统艺术有了更深的对话。作为参与者之一,小学生刘博然兴奋地说:“以前我对非遗了解不多,只觉得它与生活距离遥远。参加美术馆的非遗闹春研习营,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鸮卣和烧箔的结合,古老文物与传统技艺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这是只有石楼才有的独特文化,作为石楼人,我特别自豪。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举办,让更多人了解咱们石楼的文化魅力!”
该县美术馆馆长康懿曼告诉记者,近期来馆参观的学生较多,讲解员们针对这一群体,用更加生动有趣的语言,将复杂的生态知识转化为可直观理解的内容讲给学生听。通过“讲解+实操”的方式,让学生们不仅能了解非遗的历史与内涵,还能亲手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尤其是活动中创新性地将石楼出土的珍贵文物鸮卣与非遗烧箔技艺相结合,既展现了石楼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非遗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活动不仅为石楼县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更为广大市民搭建起了一座连接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桥梁。康懿曼表示,接下来,石楼县美术馆将开展更多的活动,让大家在欢乐中感受非遗魅力,在实践中传承千年文化,让古老的非遗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记者 阮兴时)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