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市向深化改革要教育质量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文旅教育

近年来,孝义市向着“建设全国一流教育强市”的目标大步迈进,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致力于推动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小学、初中大班额比例显著下降,中考、高考成绩稳居全省前列,孝义教育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征程。

健全机制,筑牢教育发展根基。为确保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孝义市打出一套政策保障的“组合拳”。先后出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孝义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制定并落实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10条硬核措施,为教育改革发展筑牢制度基础。同时,制定《关于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水平的若干措施》,推行托育、学前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公办学前资源逐渐向托育领域延伸。如今,全市已有20所托育机构,提供1825个托位,为家长们解决了后顾之忧。

在组织保障方面,孝义市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机制,孝义市委每年召开教育座谈会,党政主要领导深入学校一线调研指导、现场研究解决疑难问题,分管领导定期调度进展,建立工作台账、细化实化任务,全程跟踪落实、严格量化考核,推动全市教育综改同向聚合、同频共振、同步加强。

资金保障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孝义市建立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以每年不低于5%的增幅逐年增加教育投入,生均公用经费超过省定标准。广大企业家和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教育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在爱心企业的捐助下,崇德学校、第十中学二期工程等教育基础设施成功投用。

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议题,也是所有家长和教师质朴又深沉的期待。孝义市深入实施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计划,全面深化“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式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体育教育注重多元特色,校园足球、排球等特色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孝义中学男子足球队更是在省级联赛中实现“十冠王”,3所学校被授予省“射击射箭后备人才基地”;在美育方面,该市充分发挥皮影、木偶等国家级非遗资源优势,在29所学校开设非遗文化特色课程,中和路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校园里焕发出新的生机;劳育教育强调实践性,该市依托国防教育基地、生态保护区、示范农业园等,高标准打造27个研学(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劳动能力,培养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孝义市还纵深推进课堂教学变革,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少讲、精讲,杜绝“满堂灌”,用教师的深度教学推动学生的高效学习。以孝义中学为例,在“面向全体,不让一名学生掉队”的理念指引下,学校打造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基于情境任务的“253”高效课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智育水平。

多元培养,助力创新人才成长。为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孝义市建立了完善的遴选机制。成立遴选专家组,运用专业智商测试、综合性笔试、专家组面试等选拔方法,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出有创新创造潜质的学生,并确定学生的天赋和发展方向。

在培养模式上,各个教育阶段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每年拨付专项经费,支持学校聘请专业团队、全国名师参与指导,并与省内外知名高中、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定期组织专题研讨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

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创新。支持试点基地建立科学选课制度,在国家开设课程、学校校本课程与各基础学科课程基础上,针对部分优秀学生开展竞赛类培训、小课题研究及综合实践、游学研学等课程,全面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孝义市书写着新时代教育创新发展奋进之笔,逐步向现代化教育强市目标迈进。(记者 张娟娟)

[编辑:冯小慧]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