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省从优化生存环境入手,从改善栖息地质量着眼,在全面修复保护自然生态的同时,更加注重“不被打扰”的守护,最大限度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和谐友好的繁衍生息空间,三晋大地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美丽山西底色更足。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太原汾河湿地公园迎来了首批北归迁徙的红嘴鸥、棕头鸥。这些可爱的小精灵时而空中盘旋飞舞,时而落入水中觅食嬉戏,为春日的汾河增添了勃勃生机。“去汾河看海鸥”也成了不少市民的踏春首选。
太原市民
我们太原市的环境越来越好了,鸟才会来我们这里,人也和它们和谐相处。
摄影爱好者
咱们太原因为这些年环境的改善,很多候鸟到我们太原这个地方落脚,我觉得这很不错,这是我们山西人,我们太原人的一个骄傲。
近年来,随着汾河生态环境和水质的持续改善,这里已成为众多候鸟迁徙途中的停歇地和补给站,除了红嘴鸥,黑鹳、白尾海雕、斑嘴鸭等165种鸟儿也都在汾河景区安了家。为了让这些鸟儿过得舒心,景区工作人员提前做了精心安排。
太原市汾河景区管理委员会宣传接待科科员 张梦云
今年,红嘴鸥等栖息候鸟的数量和往年相比,提高了3成左右。这得益于我们景区在生态修复治理之时,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地形和水文条件,挑选适宜的植物品种,为候鸟提供了筑巢、栖息、躲避天敌的天然场所。
如此鲜活的候鸟北归的生机图景,正在三晋大地徐徐铺开。300公里外的桑干河湿地水利风景区迎来上万只候鸟驻足停留,黑鹳、卷羽鹈鹕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首次集群亮相;黄河山西平陆段,上千只苍鹭在沿岸崖壁上筑巢、孵卵,动静之间尽显自然之美;在黄河偏关段,冰雪初融、碧波轻漾,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二级保护动物赤麻鸭以及优雅的野生天鹅在此驻足栖息,构成春日里最灵动的风景线。
过去一年,不少罕见的野生动物纷纷组团“打卡”山西。一起摇摆!它叫鬼鸮,也叫小猫头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4年7月首次出现在芦芽山。这是黑腹滨鹬、这是灰翅鸫、这是黄腿渔鸮,2024年它们也是第一次被发现踏足山西。这一年,我们的“老朋友”华北豹巡山足迹遍布太行、吕梁,种群数量全国第一;昔日濒危的省鸟褐马鸡成为遍布三晋的吉祥鸟;天鹅、黑鹳、火烈鸟队伍也越来越庞大。
省林草局监测数据显示,我省鸟类家族持续“扩容”,目前记录在册的鸟类已达42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有94种。
我省新记录野生植物5种、野生动物4种。
朔州山阴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宣教员 黄华
候鸟数量和种群逐年在增多,这里已经成为了候鸟栖息、休憩、繁殖的优良场所。
数据与记录的不断突破,背后离不开我省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方面的协同发力。
我省拥有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物种多样性资源丰富,分布有陆生野生植物2743种,陆生野生动物543种。目前,全省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地272个,总面积达243.52万公顷,八成重点野生动植物都可以在“不被打扰”的空间内自由繁衍生息,它们也成为美丽山西最好的见证。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