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国平:擦亮城市的“流动名片”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法制交通

image.png

图为孙国平趁空闲时间擦拭车辆。 罗 丽 摄

清晨,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间,出租车宛如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搭载着形形色色的乘客前往各自的目的地。手握方向盘,时刻关注着路况与乘客动态,出租车司机孙国平开始了一天“走街串巷”的工作。

早上6点出车,晚上12点收车,这是孙国平日常出车的时间表。尽管一整天都坐在车里,孙国平的手依然被晒得黝黑。“习惯了,因为怕影响视线,出租车不能贴防晒车膜。左手靠着车窗,天天晒,右手离窗户远些,就还好,时间一长就成这样啦。”孙国平笑着说,“这就不是一份享福的工作。”

2016年,孙国平从老家临县来到离石,成为吕梁市中青汽车出租有限公司的一名“的哥”。从不熟悉路线的“新手小白”到城市道路的“活地图”,平均日行二百多公里的车程,也让孙国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哲学”。“开好车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这份工作太琐碎,要让乘客满意,得注重从细微处着手。”多年的出租车驾驶经验让孙国平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时刻留意乘客的言行举止,以便及时发现并满足他们的需求。遇到独自乘车的老人,他总习惯多叮嘱几句,时不时在后视镜观察他们的动向;如果发现乘客口音是外地人,他会在行车途中着重介绍吕梁的饮食文化、交通线路。“耐心、细心、热心,对于服务行业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孙国平表示,“越来越多的乘客到达目的地后,会笑着说句‘谢谢师傅’,心里暖暖的,很有成就感!”

作为出租车司机,将乘客安全送达,是头等大事。不仅如此,他们也时常要充当“义务归还员”。开出租车九年来,捡到身份证件、手机、背包等物品,对孙国平来说再正常不过。去年7月21日,孙国平在火车站拉载了一位来自太原的刘先生到吕梁宾馆。直到回到房间休息时,刘先生才发现自己的手机竟然不见了。抱着一丝希望,刘先生用宾馆的电话试着拨打自己的手机。同一时刻,孙国平驾驶车辆再次行驶到吕梁火车站,突然听到车厢后座位处有电话铃声响起,孙国平意识到,这很可能是上位乘客遗落的手机。在确定失主身份后,孙国平立即冒着炎炎夏日,不计回报地将手机亲自送到吕梁宾馆,交到刘先生手中。刘先生激动地握着孙国平的手,连声道谢说:“太谢谢你了,一件平凡的举动让我们外地人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这很平常,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面对乘客的感谢,孙国平只是笑着说。

中午12点半,孙国平忙完上午的工作后,将车开到充电站开始充电,短短一个多小时的充电时间,也是他吃午饭和午休的时间。“要是没人的话,午饭后我就在充电站眯会儿眼。”孙国平说,他不会睡得太沉,有人打车,他随时能够出发。手握方向盘,孙国平还将继续为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编辑:冯小慧]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