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贫困村民当亲戚:方山县委统战部帮扶工作纪事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聚焦吕梁

    入冬以来,方山县北武当镇的气温直线下降,一周冷过一周。自从县委统战部结对帮扶以来,村上的面貌发生了巨变,贫困人口数量也直线下降,贫困村的帽子摘了,大家有奔头了,日子越来越好了,欢声笑语弥浸在整个村庄。

    真心——把贫困村民当亲戚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最怕走过场,做表面文章。县委统战部结对帮扶松泉村开始,就定下:一定要把贫困村民当亲戚,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

    结对帮扶以来,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秦鑫多次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到村调研走访,全面掌握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社会事业发展现状和贫困原因,谋帮扶良策。

    帮扶要像走亲戚,越走越近。县委统战部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板泉村贫困户,帮扶人每月至少入户一次,与结对贫困户面对面交谈,了解其生产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积极向他们宣传各项扶贫政策,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提供物质帮助和精神鼓励。

    真心赢得信任,赢得老百姓的好口碑。在春节、七一、中秋等节日,县委统战部领导和扶贫工作队,走访慰问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老党员,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机关干部还捐款捐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村民家里。根据市委统战部“百企帮百村”工作安排,经县委统战牵线搭桥,松泉村与北武当山旅游有限公司,结成了帮扶对子,为松泉村帮扶钱物2万余元。组织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开展捐款活动,为松泉村捐助2万余元。宗教界人士开展“宗教慈周”活动,现场捐助松泉村2万元,助力脱贫攻坚。县委统战部还粉刷了全村贫困户住房,为危房改造户安装防盗门,为贫困户更换气密王窗户,发放了床单、被单各一块,乡亲们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贴心——把精准施策当准绳

    贫困村各有各的难处。松泉村由松窝、水泉则湾两个自然村组成,耕地892亩,全村共有110户247人,地处北武当山区,“山大沟深耕地少,一年到头难见钱”曾是当地的一句口头禅。

    县委统战部干部驻村后,为了让村民尽快脱贫致富,引导群众科学种田精耕细作,种好粮食和蔬菜,并开展植树造林,利用北武当山区水草丰盛的条件,大力发展养殖业,目前,全村牛存栏100头,猪存栏230头。在峪口镇移民安置点安置松泉村贫困户37户109人。县委统战部帮扶干部四处奔波,争取项目,筹集资金,建起松泉山庄农家乐旅游宾馆一处,以每年3万多元价格对外承包,除部分壮大集体经济外,剩余部分用于分红。还引进老传统酒厂、醋厂两个分厂,晋武当涧泉水饮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增加村集体和村民收入。县委统战部干部还组织精壮劳力外出打工、经商、组织村民上山采集山桃、山杏、木耳、蘑菇和中药材,发动群众上北武当山出售风味小吃、农副产品、旅游工艺纪念品,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

    热心——把群众幸福当目标

    经过几年来的结对帮扶,如今,松泉村有了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体育广场、文化墙,有了路灯,系列惠民基础设施项目在松泉村落地,基本实现了服务有阵地,活动有场所,看病有卫生所,购物有便民商店,看书有农家书屋,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高。

    现在松泉村环境优美了,条件改善了,人气也足了,商机也来了,一个又一个致富能手脱颖而出。

    贫困户王国庆因为生活所迫,没钱没思路,没有干劲,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找他谈话交心,出主意,让他树起信心。如今王国庆种了30亩树,全部栽上油松,经过科学管理,辛勤耕耘,2018年出售树苗收入6.5万元,2019年收入1.7万元。

    村里还制定了新的村规民约,同时深化了“文明农户、文明村民、道德模范”活动,积极推进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增强社会亲和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近年来,全村没有一例上访和刑事案件,各项工作名列全镇前茅。

    在县委统战部持久帮扶下,松泉村整体脱贫,松泉村成为山清水秀、乡风文明、村民富裕、美丽宜居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徐龙)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