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寺坡底村:昔日穷山村如今变了样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聚焦吕梁

    初冬,沿着宽阔整洁的柏油马路,从兴县康宁镇政府驾车行驶7.5公里的路程,不到半小时便到达寺坡底村。

    道路两侧,一望无际的玉米地里,掩映着一栋栋灰白相间的猪棚、鸡舍,规划整齐的葡萄基地上,褪去绿意的葡萄呈现出另外一番景象。干净整洁的村道通到家家户户,文化广场上散步、锻炼的村民欢声笑语不断。村头,修葺一新的水房外,一股清泉从水槽里喷涌而出……寺坡底村以一幅美丽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画卷向人们徐徐展开。

    “将原来的7.5公里乡村水泥路硬化加宽4.5米,做了排水设施;加深拓宽水井,提升农村饮水工程,让全村48户用上自来水;种植优质葡萄60亩;新建集中养殖场3处;改造危房45户……”一路上,该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平如数家珍细说着村里发生的变化。

    寺坡底村位于康宁镇东北部,东邻进德村,西接油房沟,南靠甑家庄,北靠后红月,总面积约4.67平方公里,辖161户497人。2014年全村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57人,2018年底该村实现整村脱贫。

    如今的寺坡底村已成为“村庄美丽、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新农村。究竟是什么让曾经贫穷的小山村变了样?

    修路:水泥路进村入户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干旱下雨吃不上水,之前是寺坡底村的真实写照。以前,寺坡底村的水、路等基础设施都很差,村民出行和饮水等问题都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出行难一直困扰着村民,限制着村里产业发展,想要富,还是得先修路。”村委会主任朱平平说。

    2009年全县实施“村村通”公路,在县交通部门的牵头带领下,乡党委的组织实施下,该村抓住政策契机,积极主动配合,将连接乡村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困难问题,翻篇了“进城要翻山步行45公里,来回需要8小时山路”的苦难历史。

    “但是,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很多防护措施跟不上,一到暴雨天,水泥路就会被冲毁。”2018年9月份,全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解决农村道路决策部署,将交通改善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先后将乡村公路进一步提质达标,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硬化、亮化、美化,拓宽3米,增设排水系统,在道路两旁栽种油松、柏树,并连接到每一户,如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风景如画。

    “现在出行和农作物运输方便多了,乘车到镇里十几分钟就能到,全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村民张连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兴水:村民用水不再难

    “只要打开水龙头,白哗哗的井水就流满了大水缸,洗衣做饭不用愁,真的感谢党,感谢领导的关心。”寺坡底村74岁的孤寡老人乔油耻站在水缸前高兴地说,如今通了自来水,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多年来,吃水问题一直是乔油耻生活中最难、最揪心的事,现在岁数大了,挑水成了生活中最大的问题。“现在家里有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担心吃水用水的问题了。”回忆起以前挑水的日子,乔油耻依然心有余悸。

    今年,在县水利局的指导下,寺坡底村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工程项目,解决了49户农户安全饮水问题。“天旱时村民不仅吃水困难,农作物灌溉等生产用水严重不足,村子里水井年久失修,蓄水不足,且垃圾淤泥时不时堵塞,健康饮水成了头等难题。”第一书记王亮说。

    众志成城,合力“治水”。面对制约发展吃水困难问题,寺坡底村党支部班子、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县水利部门,带领村民建设改造水利设施,将原来深4米、直径1米的老井加深4米,拓宽3米,安装自动抽水系统,建起了水房,自来水通到了每家每户。与此同时,铺设300米输水灌溉管道,解决了葡萄种植基地及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不仅改变了过去“看天吃饭、求雨增收”局面,还为村民解决了多年来吃水困难的问题。

    产业:激活“造血”功能

    脱贫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拔掉“穷根”。

    长久以来,寺坡底村都以传统农业为主,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土豆、谷子和外出务工,缺乏支柱产业。在县委、县政府“一乡一特一园区、一村一品一基地”产业发展思路引导与号召下,该村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构建了种植业、养殖业、中草药等多元化产业,以能人带头,引领带动,订单回收、利益链接,劳务用工、增加收入等多种措施辐射带动全村群众增收致富。

    村民白利军勤劳能干,依靠多年在外跑农用车积攒的一笔资金,在党的政策的号召下,毅然决然回村搞起了养殖业。2017年9月,在镇党委与村委的大力支持下,投资45万元,建设起占地1900平方米蛋鸡养殖基地,可容纳6000只蛋鸡养殖。今年,受多方因素影响,鸡蛋价格一路飙升,鸡场每天产值600斤鸡蛋,月收入9万余元,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一人富裕不算富,全村致富才幸福。为反哺乡亲,白利军与全村48户79名村民签订了玉米订单回收合同,制作鸡饲料,并免费为村民提供鸡粪作为有机肥料,形成循环产业链条。“每户最少种植5亩以上,一亩以产量800斤计算,每斤一元,每户只种植玉米收入就达到4000元以上。”刘永平说。

    在白利军的带领下,村民刘利军,贫困户张连平、刘挨勤等先后建设存栏500头生猪养殖基地一个,300头养猪场2个,并成立养殖协会,变分散养殖为集中养殖,变小规模庭院养殖为规模化养殖,由盲目探索养殖逐步走向科学化标准化养殖,形成了稳步发展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有力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并促进了全村经济与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

    为构建多元化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形成长期稳定的产业支撑,寺坡底村积极争取产业资金33.6万元,通过土地流转,由村经济合作总社组织实施,全体村民入股,建设60亩优质葡萄种植基地,引进优质品种“早黑宝”,预计挂果后每亩可收入6000元,年收入36万元;发展以种植中药材连翘为主的退耕还林地1869亩,涉及农户95户424人,人均3亩,发展成形后预计每亩产30公斤,人均收入3600元;发展光伏产业,入股胡家庄光伏发电200千瓦,每年可收入10万元,收入资金按股分配,覆盖全村贫困户;扶持实施“短、平、快”产业项目,以小杂粮为主的特色种植产业,免费为村民提供土豆、谷子种子肥料,保障村民增收;创新特色产业发展,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为21户村民免费发放黄花菜苗,共种植黄花菜2亩、15000株……

    天寒地冻,年近尾声。74岁的贫困户王楞子与老伴盘点着一年的收成,“葡萄基地务工收入加上村子里打扫卫生收入,粮食直补、玉米销售、两人养老保险、低保收入,可以过个肥年,还可以贴补孩子们……”面对记者,老两口喜笑颜开。(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杜凤英)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