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讯(张晋晋)风机似白色森林,蔚为壮观;光伏发电板像蓝色海洋,熠熠生辉。在离石,这是一道景色,更是一项产业——
离石区是抢抓国家能源战略转型政策机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把清洁能源产业作为产业的着力点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特别是今年召开的离石区委五届十三次、十四次全体会议上,离石区委提出了要聚焦“六新”突破,提升“三新五大”,在率先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征程中走在全市前列。要立足“六新”转观念,建立适应“六新”要求的思想观念,破除故步自封的思维定式,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提升“三新五大”的科技含量、生态氛围,使“三新五大”尽快成为离石转型发展的支柱,“六新”承载的平台。要围绕“六新”抓项目,尽快形成一批“六新”突破的“三新五大”项目,为转型出雏形奠定坚实基础。
新能源产业发展无疑是离石区实现“山西要转型、吕梁勇争先、离石走在前”目标的重要一环。
离石区在转型发展中打好新能源牌,顺应能源产业发展大势,积极推进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集中精力做大产业规模,提升发展质量,全力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被称为“风”“光”互补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是离石区新能源发展的骄傲。离石区利用黄土高原的土地和光照资源优势,以重大产业和项目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光伏电站,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从2016年开始,在信义镇归化村、小神头村、新山湾村3个村建成了0.3MW的三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当年12月12日开工,12月30日竣工;2017年在信义镇、枣林乡、吴城镇、坪头乡、红眼川乡、西属巴街道办、田家会街道办和交口街道办共90个贫困村(收益涉及91个贫困村)建成了10.3MW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017年1月25日并网发电,国家能源局已审批并享受可再生能源补贴。两年共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93个,总装机容量10.6MW,已全部并网发电,覆盖了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590户(100KW惠及15户)。
今年,根据国家新能源开发的方针政策,离石区结合实际和大唐山西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十四五”规划,大唐山西发电有限公司太原第二热电厂拟在该区投资建设200MW光伏发电项目,投资总额约10亿元(自筹),年可发电约2.8亿度;国华(赤城)风电有限公司拟在该区建设规模为l00MW、总投资约为3.7亿元、年发电量约1.34亿度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和离石区政府签订了框架协议。
选择将新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离石区在加快生态经济建设过程中的有益实践。
吕梁北方电力云顶山新能源有限公司于离石云顶山24.9万千瓦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196862万元,有83台风机及箱变,机组单机容量为2.3MW19台,2.2MW64台;建设一座220千伏升压站,于2020年6月并网发电,六月份发电量1273.83万kwh,上网电量1224.96万kwh,电价0.61元/kwh。吕梁市离石区上元新能源有限公司规划开发的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薛公岭5万千瓦风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为41181万元,已于2018年7月正式开工,截止至2020年6月底,已完成项目投资40651万元,预计2020年8月完成建设,并网发电。主要建设内容为25台单机容量2MW的风电机组,箱式变压器25台,接入新建的220kV升压站,预计年发电量约为1.2亿度,预计年收入约为0.72亿元,年均纳税700万左右。吕梁市离石区于家背5万千瓦风电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15台单机容量3.2MW的风电机组和1台单机容量2.0MW的风电机组,箱式变压器16台,接入薛公岭项目新建的220kV升压站,按照总规模50MW进行设计。该项目已于2017年12月27日列入山西省2017年度中南部地区风电开发建设方案,项目总投资为45000万元,已于2019年7月正式开工,截止至2020年6月底,已完成项目投资21882万元,预计2020年9月完成建设,并网发电。正式并网发电后,预计年发电量约为1.2亿度,预计年收入约为0.72亿元,年均纳税700万左右。
风电场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电网的电源结构调整,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对地区局部气候环境的改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建设风电场,会带动相关产业(如建材、交通、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扩大就业和发展第三产业将起到促进作用,从而带动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
做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领跑者,是离石区发展新能源的不变目标。从利用太阳能、风能生产新电能,离石区用生动的实践展示了绿色的发展底色,呈现出美好的前景。一幅幅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板与蓝天白云相伴的画面映入眼帘,新能源产业发展带给离石的不仅是“经济+生态”双赢,更赋予了这片土地一张亮丽的名片。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离石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