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产品销售难,卖出好价钱更难,成为困扰农民的一大心病。岚县利用农产品加工厂的资金、技术和资源优势,引导农产品加工厂收购农民的农产品,经过深加工形成品牌效应,提升了市场竞争力,打开了高端市场,拓展了销售范围,实现了农产品提质增效、农民增收,间接带动了消费扶贫。
品牌战略打开高端市场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岚县冀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依托“岚县金禾农业专业合作社”为桥梁,促进企业与农户对接,形成三方共赢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打造以谷子、糜黍、豆类为主的小杂粮名牌产品,成为农产品市场的新贵。公司出资30多万元,将岚县顺会乡北白家庄村一条长200米、宽60多米、两侧陡坡的荒沟整治为20多亩的品种试验和示范基地。又出资130万元建成900多平方米的加工车间、仓库、化验室等设施。投资120多万元,购置了一套小米加工流水线和面粉加工机械,将“岚县金禾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优质谷子、糜黍、豆类等初级农产品进行了加工,在取得了市场认可后,申请获得了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岚州香”系列品牌商标。公司投资10万元与顺会乡20个自然村、280户村民签订了2000多亩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协议和回收合同。在加工的同时,经过逐级申请取得了“岚州香”系列小米加工许可证QS质量认证和AAA级企业信用等级证书,品牌战略拓展了农产品销售市场。
山西老磨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岚县梁家庄乡农民,加工品牌粗粮八宝粉功能性食品,让粗粮成为粮中新贵。公司投入500万元,与2385户农民建立订单生产销售关系,收购加工当地的秋小麦、莜麦、荞麦、高粱、玉米、谷类、豆类等日常杂粮作为原料,立足传统特色和科学配方,采用石磨精细加工老莜面、老荞面、老豆面、双麻籽调和油、岚县土豆适用粉等二十多款产品,使昔日的粗粮走上高档餐桌,卖出高价钱。
功能食品提升产品身价
物以稀为贵。健康养生的功能性食品以其独特的功效成为消费者的新宠,使其身价大涨。岚县渥泉池酿造有限公司联合岚县土豆种植示范基地之乡河口乡河口村,成为全省唯一的以地理标志性山地马铃薯为主料,专门从事高品质马铃薯纯粮手工醋、豌豆酱深加工的企业,传承创新了山西民间老陈醋工艺的精华,成为高品质保健养生的功能食品。年消费当地群众种植的马铃薯50多万斤,豌豆、黍子等小杂粮20多万斤,年可生产高纯度马铃薯纯粮手工酿38万斤、豌豆酱3万斤,创产值300多万元。山西秀容沙棘制品有限公司依靠界河口镇的沙棘种植基地,发展沙棘产业,形成种植、加工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沙棘叶茶成为重要的高质量保健品,具有减肥、抗衰老、控制血糖血压、软化血管等多种功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岚县惠珍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专业合作社与王狮乡农民建立了订单生产收购合作关系,引进市场需要的优质高端马铃薯品种,坚持“源主食,味健康”的经营理念,集八大功能为一体,向全国推广“世界主食、中国味道、岚县智造”土豆(马铃薯)宴全产业链,让土豆身价大涨。带动了3000多户农民种植无公害脱毒马铃薯,合作社建立了2个大型薯窖,可以储存种薯150多万斤,年生产绿色认证马铃薯2.7万吨,马铃薯无公害认证20万亩,合作社实现总收入200多万元,盈余80万元,向社员分配60万元,人均纯收入提高了20%。
借船出海拓展消费市场
信息化背景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时,好产品也必须要利用各种资源,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抢占市场。岚县绿昌兴农林牧有限公司与岚县岚城镇南关村农民合作,利用全国的先进技术,开拓玉米市场。该公司立足当地农民种植玉米的传统实践,从中国科学院和山西省农科院引进优良糯玉米品种,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发展了1000亩糯玉米种植基地,建立了真空无菌鲜玉米包装线和500立方米的冷库,采购安装了生产加工设备,年生产包装储存鲜食糯玉米35万棒,外销全国各地,利用反季节卖出了好价钱,形成了规模化产业效益,帮助农民增收。
岚县前祁村小杂粮加工厂与北京、海南、太原等地的电商合作,以“加工厂+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与农民达成年种植和收购300亩谷子的协议,年加工小米100万斤,帮助群众销售富硒谷子6万多斤,加工厂年纯收入50万元,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分红300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遍地开花的农产品加工厂正在成为岚县带动消费扶贫的主力军,引导农业生产从低端向高端转变,为蹚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记者 王卫斌)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