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西属巴街道积极部署、多措并举,坚持从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了“五融合、五配套”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对“扫黄打非”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满意度,全面推动“扫黄打非”工作进一步深入落实。
明确制度,责任落实到位。西属巴街道将“扫黄打非”与街道党工委、基层各支部日常工作相融合,配套街道组宣委员、一个支部一名支部委员专门负责。把“扫黄打非”列入“主题党日”议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巩固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阵地,将工作成效列入支部责任制考核项目。
分工明确,部门多方协作。将“扫黄打非”与重点区域、重点部位整治相融合,配套街道综合执法队、派出所巡逻队、文化市场监管力量,多方协作,密切配合,提高执法效能和震慑力度。整合执法主体加强对吕梁新区(吕梁学院、吕梁学院附中、恒大华府以及上安集中居住商圈)、各中小学、建筑工地周边的KTV、网吧、图书售卖点、旅馆的进行日常巡查,彻底清缴含有低俗、血腥暴力的非法载体,对无证销售出版物的商铺形成高压震慑常态。
宣传多样,营造浓厚氛围。将“扫黄打非”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配套一村(社区)一名宣传文化员具体承办。将“大喇叭”、黑板报与手机微信群宣传方式相结合,畅通群众举报方式,教育引导群众坚决抵制邪教类有害信息传播,坚决抵制“打擦边球”“低俗打赏”等现象,通过鲜明特色的宣传方式使“扫黄打非”深入人心。同时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和日常工作开展情况纳入文明创建指标体系中,确保文明创建与“扫黄打非”常态化开展。
互融互通,激发工作动能。将“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配套村(社区)志愿服务队亲力亲为亲上阵,村(社区)主任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队长。开展志愿服务队伍“扫黄打非”工作业务培训,激发引导志愿服务力量主观能动性,促进“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创建“双屏齐展、相得益彰”。
融合“三零”,凝聚网格合力。将“扫黄打非”与“三零”创建相融合,配套村(社区)网格员队伍,落实“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将“扫黄打非”纳入村(社区)网格员职责范围,开展日常巡查,实行“全方位、无死角”属地化管控,做到“扫黄打非”与“三零”创建同开展同见效。
离石之窗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