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吕梁市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初探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聚焦吕梁

初春时节,在交城义望铁合金厂,走进矿棉保温板项目车间,只见一捆捆成型的矿棉板成品整齐地码放在车间地面上,现场的工程车来往穿梭,技术人员和作业工人在岗位上忙碌……交城义望铁合金矿棉保温板属于液态废渣综合利用生产项目,包括2条矿棉保温板生产线,占地16716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7000万元,全部投产达效后,每年可实现利润6348万元,

新世纪以来,我市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但要看到,今年新冠疫情造成的压力仍在持续,传统煤电企业在“三去一降一补”中也受到一定影响,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势在必行,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

民营企业负重前行

尽管我市民营经济总规模不小,企业数量庞大,投资同比增加。但事实上,民营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型的成长阶段,面临发展方式转换的巨大压力。

目前受疫情影响,我市整体转型发展压力增大,资源、环境等长期外部化的成本要慢慢地内部消化,这对原本就高排放、高污染的民营企业来说非同小可。社会成本内部化采取的方式,有资源价格调整、资源税收提高,下一步还要考虑开征环境税等等。

自身素质低制约着民营经济发展。产业粗放、产品低端、管理落后、创新乏力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我市规模以上民企煤焦铁和涉煤企业占70%左右,但单体规模偏小,成长性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弱。在转型发展中发展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但体量普遍偏小,还没有做大做强,也没达到做精做特做尖的水平,市场化和外向度较低,除白酒以外,基本没有品牌产品。民营中小微企业大多财务管理不规范、报表不透明,甚至没有财务报表,普遍信用水平不高;一些民营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能力差,产品名牌少,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较弱。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推动民营经济脱离瓶颈跨越发展,要从经济体制、职能作用等方面综合着力,在从根本上解决瓶颈问题的同时,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民营经济和谐发展、健康发展。

破解准入难题,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首先,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三证合一”、深化“先照后证”改革,推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落实,切实提高审批效率;其次,精简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彻底堵偏门、关后门、开正门;再次,消除行政管理“灰色地带”,清理各类变相审批,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政府部门彻底脱钩,积极支持中介组织依法合规发展。

破解结构失衡难题,推动民营经济全面发展。要大力提升传统工业产业,引导和帮助民营企业在调整结构、创新发展上下功夫,大力推动传统工业产业新型化,要从以煤为基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发展新型产业,依托目前形成的铝土矿——氧化铝资源优势,突出形成煤——电——铝一体化产业链。积极主动持续地努力理顺体制,尽快落实政策,把吕梁的铝产业做大做强。

积极搭建由政府扶持,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上网建站、信息发布、产品展示和网上咨询等多种服务,逐步开展网上交易、网上会展等活动,帮助民营企业高效地拓展国内外市场。鼓励各行业协会、行业商会和其他中介机构建立为民营经济服务的专业网站。积极做好网络资源的整合,扩大信息服务面,增加信息服务量。

优化科技创业服务平台的布局,增加科技创业孵化机构的数量。大力推进科技园、创业园、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等创业载体建设,吸引民营科技企业入驻。强化各类载体的孵化作用,集成信息人才、融资担保、产权交易、技术转移等多元组合服务功能,提高吸纳创业企业的能力,推进滚动发展,使民众创业更加便捷,催生更多的民营企业。

着力提升民营企业素质,切实打造我市经济增长新优势。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依托产业集群、面向同类企业的公共技术中心、测试中心、研发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鼓励科研学院、高等院校等与民营企业结成“产、学、研”一体化组织,发挥技术资源优势,为我市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记者 梁瑜)

[编辑:白丽红]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