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稻菽千重浪——临县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工作纪实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聚焦吕梁

近年来,临县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服务新农村”要求,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核心,以“合作社提升、新技术推广、托管服务”为抓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统筹推进农机购置补贴、技术推广、托管服务等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农田宜机化改造3000亩,实施农作物托管14万亩,红枣林托管18.5万亩,核桃林托管4.8万亩,建成白文镇曜头村农作物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安家庄乡问家山村红枣机械化生产加工、曲峪红枣机械化采收等示范基地13个,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3.7%。秸秆综合利用、丘陵山区林果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作业取得了新突破,全县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顶层设计打基础

高起点谋划定位、高质量推动实施。临县按照“立足大农业、面向现代化、发展新农机、服务新农村”要求,围绕“强装备、提水平、增效益、促增收”目标,突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两业”机械化,努力实现农业机械化“四拓展”,即,从沿川到山上拓展,从农作物到林果拓展,从传统农业到设施农业拓展,从耕种收到产后加工拓展。

“我县将大力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生产,统筹推进农机设备、农机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打造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支持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林果机械化生产托管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撑,奋力开创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新局面。”临县县长姚树山表示。

好风凭借力,乘势展宏图。2021年,临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五化战略”、建设“五个临县”的总目标,将农业现代化放在了首要位置,抓住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契机,整合农机、农经、农技三支队伍,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市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的指导支持下,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两个工作方案,全力以赴建设两个示范项目,为“十四五”开局迈好第一步,开创新局面。

因地制宜促推广

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临县科学布局、因地制宜实施了一批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项目,通过创基地,树典型,辐射带动全县农机化综合水平快速提升。

农作物机械化。玉米是临县的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30万亩。以主产区城庄、白文两个乡镇为示范,每年建立1万亩玉米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先后引进推广全程机械化装备560余台(套)。通过辐射带动,截至2020年,全县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3.7%。

畜禽养殖机械化。临县是养殖大县,全县生猪存栏22.6万头,羊36万只,牛5700头,蛋鸡205万羽。以白文、大禹等乡镇为示范,建立了核心区1.5万亩、辐射区8万亩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引进各类机具360台,从秸秆田间收获到粪污无害化处理,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模式,有效推进了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产业化发展。

设施农业机械化。围绕设施农业耕整、播种、施肥、灭虫、环境调控等生产环节,在青凉寺、玉坪等乡镇,建立了13个装备技术提升示范基地,示范推广耕整类机械、物理电灭虫机、太阳能杀虫灯、补光灯、空间电场、二氧化碳发生器、温度控制系统等装备810台,有效提升了设施农业的装备技术水平,让老百姓尝到了科技兴农的甜头。

红枣提质增效机械化。围绕打好红枣保卫战,针对红枣林机械化整地作业难题,科学配置小型拖拉机、微耕机、双向耕地拖拉机等技术装备,在雷家碛成功实施1.2万亩红枣林地耕整作业。在此基础上,在沿黄河7个乡镇红枣主产区建立了9个红枣机械化提升示范区、1个生产作业机具研发基地,聚焦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提升,引进适宜机具300余台,自主研发200余台,不仅大大减轻了枣农的劳动强度,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为红枣产业振兴探了新路、开了新局。

协调并进共发展

围绕农业机械化全方位转型、全面升级,临县多措并举推进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农业机械化。

着力农田宜机化改造,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从2018年开始,连续四年在粮食产区白文徐家沟、阳坡、杏花沟等村建立了3个共3000亩的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点,亩产量由原来600斤提高到1400斤,为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出了一条新路。

着力农业生产服务托管,在经营方式转变上下功夫。临县是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试点县,从2020年起,在10个乡镇铺开试点工作,共实施耕地作业6万亩、播种作业4.5万亩、收获作业3万亩。同时,将托管范围拓展到核桃、红枣等经济林,实施核桃林托管1.8万亩。通过托管,有效解决了部分移民搬迁村土地撂荒的问题。

着力农产品加工提升,在产业链条延伸上下功夫。重点支持11家农产品加工服务组织,引进配套先进装备50台,有效提升了农产品加工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农产品增值增效,青塘粽子、阳府井枣芽茶等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成为各大商场、超市的俏销货。

着力二次补贴助脱贫,在政策创新上下功夫。在国家规定补贴标准基础上,该县对贫困户购机实行二次补贴,充分调动了贫困户购买机具的积极性,促进了脱贫增收。二次补贴各类农机具615台,补贴资金100余万元,受益贫困户561户。

着力常态化人才培训,在农机技术上增动力。先后举办培训班7次,培训农机技术人员860人次;举办各类现场演示会8次,受益农民2200人次;田间技术指导受益农民950人,涌现出一大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截至202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5.54万千瓦,各类在用农机具总数达到27053台(套),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53.7%,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让现代农业更优、美丽乡村更靓、农民生活更富,让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坚定有力……在乡村振兴这份考卷上,临县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将在临县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中再创伟业、再铸辉煌。(记者 梁英杰 通讯员 高翠峰 庞小兰)

[编辑:刘娜]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