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里,科技专家一批一批地来,学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农民脱贫致富的信心倍增;校园里,精彩有趣的科技节、丰富的科技知识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兴趣;周末和节假日,各种类型的科普讲座、宣传活动让市民的科学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经济发展,科技先行,科技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方山县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学技术研究实践、科学技术普及等事业,创新争先、奋力拼搏,为方山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县战略作出了积极贡献。
如今,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学校还是企业,方山大地上处处涌动着科技进步的热潮,演绎着创新驱动的最强乐章。
点燃学生科技“梦”
空气动力车是怎么跑起来的?为什么一个小皮筋就能让飞机起飞?潜望镜的原理是什么……这些孩子们最关心的“为什么”,在方山县城内小学举办的第一届科技节活动上都找到了答案。
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以及实践探究能力,城内小学在去年5月17日举办了第一届校园科技节。“为了办好这届科技节,我们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开始筹备。”学校科学老师郭耀丽说,这是一个全校师生都参与的活动,老师们人人参与、出谋划策、反复研讨,提前一个月就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相关知识,学校还组织进行了科普知识竞赛,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谈到当天的情形,郭耀丽记忆犹新:桌子上摆放了几百件同学们的科技作品,孩子们在各位科学老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开始了参观体验活动。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声声接连不息的称赞声,都说明了科技给孩子们带来的冲击和震撼,相信在那一刻,科技的种子已经在他们幼小的心里悄然生根。特别是最后的飞机模型试飞比赛,当一百多架飞机模型垂直升空时,每一个孩子们的视线紧紧追随高高飞起的飞机,看到大家欢呼雀跃的样子,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都无比感动。
校园有了科技的味道,就有了创新的活力。在城内小学,每周三都会有一节科技课,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课程。在这一天,无论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大家都会走进学校的“青少年科技创作室”,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科技作品。“在这里,所有爱动手动脑、热爱科学的孩子都找到了施展才华的天地,真正接触到了科技,并爱上科技。受科技课的感染,很多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学习热情、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郭耀丽说。
“科技之门,打开就不会关上。学校将在方山县科协的支持帮助下,探索更多的科学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为孩子们的成长铸梦,为未来蓄力。”方山县城内小学校长张艳芳表示。
念好产业科技“经”
方山县地处吕梁山西麓腹地,境内分布着7条大沟33条小沟,水草丰茂,当地农户历来就有养牛的习惯。多年来,养牛户积累了宝贵的养殖技术与防疫经验,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养殖文化与传统,但由于缺乏肉牛育肥企业,农户养的牛犊子常常被“二道贩子”买走,运往别处销售。
2018年8月,占地164亩的方山县2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在积翠乡赤红村启动。该县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申请注册成立了方山县宏康牧业有限公司,几年过去了,如今该公司已经拥有2万头肉牛育肥基地和年屠宰3万头肉牛屠宰厂。“现在很多农户和我们直接合作,可以省去农户的很多费用。公司还以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农户的牛,我们也有了稳定的肉牛来源,这就达到了共赢的目的。”方山县宏康牧业公司负责人介绍。
事实上,方山县宏康牧业公司给当地农户提供的帮助,不只是解决销路的问题。曾是贫困户的马坊镇周家沟村村民高建强受益于这一特色产业,从几头种牛起步到如今40多头,年收入达到二十多万元。高建强说:“刚开始养殖没有经验,走过一些弯路,多亏了宏康牧业的养殖专家一路技术指导,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谈到科技养殖,公司技术负责人乔君毅有着自己的看法。“科技养殖,首先改变的就是养殖户的思想。”乔君毅说,有的村民觉得自己养牛已经十多年了,根本没必要去学什么专业养殖技术。但实际上,每头牛的吃喝拉撒、繁殖育肥,都有着专业标准。就比如说普通饲养的母牛是三年产两胎,科学饲养就能达到一年产一胎。作为技术人员,我们要提供给农户的就是如何能通过科学养殖让他们的收益达到最大。
随着宏康牧业公司的发展,农户的养殖热情持续高涨。如今全县形成养牛专业村102个,牛存栏达到3万头以上,养牛专业户2650余户年均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散养户年均收入5000元以上,方山县真正走出一条以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路子。
走出科技种植“范儿”
行走在方山县各个乡镇养殖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们依靠科技发展养殖种植业的忙碌身影,村民们对“科技致富”的热情,就像六月的太阳一样火热。
“脱贫攻坚开展以后,我们建立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供给库’,根据各个村的需要,为村民们开展针对性的科技咨询培训服务。”方山县科协副主席冯新明说。这几年,方山县科协广泛联合各级各类科研院校、专家和科技工作者建立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供给库”,广泛开展咨询、培训,以及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编写、印发了各类科普资料面,对全县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带动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圪洞镇建军庄乡村e站依托方山县马铃薯协会、方山县科普惠农中心服务站而成立。这个服务站虽然不大,但每逢周一、周三、周五,就会有很多本村和邻村的村民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参加各种线上线下专项农业技术培训。“专家们教我们各种种植技术,从选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教得很细致。虽然和我们以前种地的方式很不一样,但我们相信,依靠科技种地肯定错不了。”一位村民说。
70岁的站长薛治海退休前曾是县里有名的农业专家,对于科技种植很有研究。“除了进行科普咨询服务,我们也引进新品种开展试验示范推广,科技种植讲究的就是效益,让农民看到了新品种实实在在的收益,推广就会更加顺利。”薛治海说,今年因为天旱,如果使用传统的玉米种子种植一定会大规模减产,但村民因为种植了新推广的玉米品种,产量却没受多大影响。有的村民高兴地给他发来了信息,“当农民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还是科技的力量大。”
“方山县连续两次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这在吕梁也是唯一的县。我们将责无旁贷担负起新时期科协发展的重任,继续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用科技创新的无穷力量,为方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方山县科协主席刘卫东表示。(记者 刘子璇)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