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种春收,梦想成真!清明时节,临县城庄镇农民刘兰平辛勤培育的新兴产业羊肚菌喜获丰收。这一令人兴奋的消息传出,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4月2日,记者慕名走进位于临县城庄镇城庄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大棚,只见全身沾满泥土的刘兰平正在和合作社的30多名社员忙着采摘成熟的羊肚菌,他们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按捺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羊肚菌是一种娇气但又喜低温的菌类,是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销售前景广阔。只要你产下就有人上门收购不愁卖。我们经过10年多时间的实践到去年终于培育成功,现在采摘的是去年秋天种植的,今年到清明节就喜获丰收!”刘兰平欣喜地介绍说,2021年春季,他占地7.2亩的4个大棚种植羊肚菌每亩平均产鲜菌300公斤,总产达2160公斤,烘干每公斤批发价卖了800元,收益20万元,比种植普通作物每亩平均增收1到2万元。去年秋天,他抓住党的惠民好政策机遇,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达46亩,建有28个大棚,预计亩产比去年可提高200公斤可达500公斤,按照去年市场价估算,收益可突破百万达120万元。
“我们城庄镇是被国家农业部命名的‘枣木香菇产业强镇’,今年全镇加大发展食用菌产业力度,要一如既往大张旗鼓地支持、宣传像刘兰平这样的艰苦创业好典型,打造一批枣木香菇示范基地,全镇食用菌种植规模要达到2000万棒,以此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采摘羊肚菌现场,临县县委常委、城庄镇党委书记孟飞信心满满地表示。
“这人真了不起,爱一行专一行,特别能吃苦,是一个从来不服输的硬汉子,从失败到成功艰辛漫长的创业精神,令人感动!”说起刘兰平,当地干部群众都举起大拇指连连夸奖。今年57岁的刘兰平,出生在大山深处的临县城庄镇东新舍窠村,他的祖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因为家境贫寒,他只上过初中就辍学回家每天跟着父母上山种地。这期间,他发现在山沟里生长有野生蘑菇,结合自己上初中时对蘑菇的了解,经常采摘一些回家当最好的菜吃。到1984年,20岁的刘兰平就对蘑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想蘑菇既然在山沟里能生长说明这里的气候适宜,能不能培育的多种植些蘑菇,一来自己家能吃补充营养,二来可以在市场上买增加收入,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说来正巧,他在报纸上看到一个由山西运城夏县食用菌研究所培训食用菌种植的广告后,兴奋的一个晚上都没有睡觉,第二天就自费去报名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半月后,他回到村里就在自己家的地里搭了简易棚开始试验种植蘑菇、黑木耳和银耳,由于当时的市场很局限,人们的观念没有食用菌这个概念,再加上种植技术和配套设施不成熟,种蘑菇的事就被搁置了。由于要养家糊口,出于生活所迫,他也跟着村里的年轻人去外地打工闯荡赚钱。
“身在曹营心在汉”。刘兰平回忆说,自己在外打工的日子里,就像走火入魔一样,每天晚上做梦都是和村里的人种植收获蘑菇。2011年,刘兰平毅然回到村里又琢磨起种蘑菇的事,他了解到在食用菌市场上,羊肚菌价格高,而且供不应求,只要能种出来,不愁挣不到钱。刘兰平说自己是一名党员,曾经在村里当过10年的村干部,心里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带头为乡亲们探索走出一条改变只会种植几亩薄地过穷日子的命。2013年4月,他就组织吸收村里的9家有想法的贫困户成立了临县泽森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河北宁晋引进回羊肚菌营养棒,租赁了五亩地搭起简易大棚紧锣密鼓开始培育。然而,梦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有时是残忍的,他什么也没种出来,只因对羊肚菌知识一知半解,加上基础设施建设的简陋,第一次尝试就以失败而告终。此时不服输的刘兰平并没有泄气,他认真总结经验,自费远赴湖北省武汉市学习羊肚菌的栽培技术。回来又买了菌种,继续做试验种植,结果还是没有成功。村里的人们都劝他放弃吧,咱们这不适合种这种珍稀菌,种植香菇也行呀!家里的妻子也说他瞎折腾,闹着要和他离婚,儿女们也不了解,经常和他闹矛盾……
尽管遇到许多让他头疼的难题,但刘兰平还是没有放弃培育羊肚菌的梦想!认为自己没有成功,不是当地的气候不适宜,也不是自己不吃苦,关键还是种植技术过不了关。思路决定出路,专门针对培育菌种技术,刘兰平带着合作社的骨干成员多次外出到河北、山东、四川等地参加羊肚菌种植培训班,并在当地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学习取经,还和河北省秋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供种和产品回收协议。就这样,前前后后搞种植试验、外出学习,刘兰平东借西凑背上70多万元外债。
酸甜苦辣都尝尽,风雨过后是彩虹。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经过10年的摸爬滚打,反复试验,2021年,刘兰平终于掌握了培育种植羊肚菌的关键技术,从湖北武汉引进回菌种,在城庄村种植占地7.2亩的4个温室大棚里的羊肚菌结出累累硕果。看着一棚棚长势喜人的羊肚菌,说起自己艰辛的创业历程,刘兰平激动得热泪盈眶。
近年来,临县立足县情实际,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行政推动、政策驱动、服务促动、品牌拉动、宣传发动,用“小蘑菇”引领大农业发展。全县食用菌产业从2014年起步,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由2014年的120万棒发展到2020年的1800万棒。到2021年底,全县有12个乡镇42个村46个专业合作社51个产业园区和基地从事食用菌生产,从业人员达到6000多人,种植面积1300多亩,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2200万棒,产量突破1.65万吨,产值1.65亿元。
“今年全县食用菌产业要注重提升品质,用好国家食用菌改良中心临县研发基地资源,加快菌种繁育中心、标准化菌棒菌种生产基地建设,全年食用菌种植规模要达到3000万棒,全力打造晋西重点枣木香菇种植基地。”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高翠文介绍说。
风正一帆悬,扬帆正当时。正是在全县如此的大好形势下,激励鼓舞了像刘兰平这样的一大批农民投身食用菌种植产业。创业令人难忘,成果来之不易。“从失败到成功,我要感恩党的惠民好政策,感谢县农业农村局和城庄镇党委、镇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刘兰平表示,从成功到精细化,自己要好好抓住全县和城庄镇大力支持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好时机,把自己培育的羊肚菌产业做大做强,近期及远期规划是建设一个标准化的珍稀食用菌产业园区。今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春季采摘完羊肚菌,紧接着再种植绿色蔬菜,实现一年两茬田、亩收益达6万元的丰产增收目标,引领全县更多的农民兄弟种植羊肚菌这一朝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现在的刘兰平,今非昔比。经过多年的外出学习和不断地实践,实现了从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嬗变,取得了菌类园艺工四级职称,还应邀出席了2019第四届全国羊肚菌产业研讨大会,多次被临县县委、县政府授予“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标兵”“优秀科技工作者”等光荣称号。(临县融媒文/图 刘生锋 严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