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是省委、市委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促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今年以来,临县抓住有利契机,扎实有序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临县召开专项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组织相关工作负责人赴文水县观摩学习,全面了解“清化收”工作典型经验和相关做法,结合临县实际情况制定了《临县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解决农村集体资产底数不清,承包、租赁合同管理混乱,集体资产流失,债务风险凸显,村级集体经济“空壳”等突出问题。
为保障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工作顺利推进,临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及其相应工作机构,实行县主抓、乡主导、村主体的工作机制,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的原则,围绕清合同、化债务、增收入三项重点任务,聚焦9项突出问题,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清化收”工作。
推进“清化收”,摸清农村集体资产底数是前提。临县按照自查、普查、调查的程序进行排查摸底,由村委会对所有村集体资源、资产合同与实际情况进行核对自查,登记台账,复印合同;乡镇工作专班对照土地确权图斑、建设用地图斑和村委会自查登记台账进行比对普查,以地找人、以人找地,确保人地合同匹配,底清数明;工作专班结合普查情况,对合同内容、履行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搞清存在的问题,同当事人签订事实认定书,提出清理意见建议。
规范“清化收”,“两处”“提级办理”是关键。临县坚持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推动发展的原则,处理不规范合同以及其背后的违法违纪问题。明确乡镇、县直部门对完成清理的合同进行处置规范,一般性问题合同提一级由乡镇办理,情况复杂的问题合同提两级由县纪委监委、法院、公安、自然资源等部门牵头或配合办理,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记者 刘华)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