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的吕梁山上,层林尽染,美不胜收,犹如色彩斑斓的画卷。
如今, 漫步在吕梁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一栋栋整齐划一的新楼房,一处处生机盎然的产业基地和运行良好的帮扶车间,一张张幸福洋溢的笑脸,映射出的是一户户脱贫群众的幸福新生活,更是吕梁高质量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的生动写照。
“十三五”期间,吕梁市坚决啃下了易地搬迁的“硬骨头”。全市建成82个集中安置区, 安置搬迁群众3.74万户11.23万人,占全省搬迁人口的24%,总规模居全省第一,全面完成了“搬得出”任务,彻底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问题。
进入“十四五”期间,吕梁市接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把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紧盯搬迁安置区发展和搬迁脱贫群众期盼,着力打造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基层组织、社区治理、权益保障“五大体系”,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推动搬迁人口和安置区实现了“五个转变”。
打造产业发展体系为根本,“脱贫”向“致富”转变
产业发展,一头连接着搬迁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接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
初秋时节的交口县,目之所及,黄绿色的农田交织在一起,宛如色彩艳丽的油画。走进水头镇温馨花园安置区帮扶车间,一台台缝纫机不时发出“嗒嗒嗒”的响声。搬迁户王文丽正在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她原本是家庭主妇,几乎没有收入,现在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三个孩子都已经大了,可以抽出时间来打工,这不,安置区里就有帮扶车间,我每天一有空就过来工作,家里家外两不误。”王文丽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社区帮扶车间还推行“居家式”帮扶方式,帮助搬迁困难群众和残疾户实现家门口就业。“我们把缝纫设备搬到残疾户家中,让他们可以在家工作。”社区党支部书记李喜红介绍说。
38岁的闫丽莉就是“居家式”就业帮扶的一员,说起在家工作的事情,闫丽莉激动不已:“以前到哪人家都不用我们,嫌麻烦。现在好了,在家里就能工作,真好。”
交口县水头镇温馨花园安置区扶贫车间于2020年建成投运,采用“厂内集中加工+居家计件加工+错峰计时加工”发展模式,以轻纺织加工衬衣流水线为主,并与浙江义乌派力服饰有限公司长期合作,让搬迁就业群众每年人均增收1.8万元以上,实现“一人就业致富一户”。
截至目前,吕梁市800人以上的安置区配套帮扶车间、产业园区和车间工坊等产业主体51个,带动3806名搬迁劳动力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余元。
此外,吕梁市还积极提高搬迁群众在配套产业中的参与度,在增加搬迁群众工资性收入的同时,还支持他们参与配套产业的生产经营,采用租赁、自主经营、入股分红等方式强化利益联结,增加搬迁群众资产性和经营性收入。
打造就业帮扶体系为基础,“打工”向“就业”转变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吕梁市坚持稳岗就业与拓宽就业渠道相结合,靶向施策扎实开展就业帮扶。
郝文文是中阳县暖泉镇深焉村人,2017年冬天搬入升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去年国庆节后开始在升辉安置区物业做保洁员。“一个月扣除养老、医疗、意外险之后还能领到1200多元,虽然挣得不算多,但是平常家庭的开支肯定是够了。”像郝文文这样的就业岗位,就是中阳县“千人就业”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中阳县实施“千人就业”行动,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动+机构主办”模式,以灵活就业和未就业脱贫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引导全县资源型企业、规上企业开发一线岗位和辅助性工作岗位,依托乡镇劳务服务公司开展有组织、定向式招聘。通过“千人就业”专项招聘,中阳县与劳务公司签订协议的脱贫劳动力达930人,其中搬迁脱贫劳动力183人。
走进临县湫水文峰苑安置区,就能看到山西禹贤谷土特产品有限公司张贴的岗位招聘海报,招聘对象优先考虑文峰苑安置区的搬迁脱贫户。福利待遇是“一个月出勤满26天,奖励一袋白面,连续工作6个月,一次性奖励600元;每年妇女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发放4次福利。”该公司负责人秦志珍说。
为推动搬迁安置区群众就业,吕梁市82个安置区实现就业服务站或就业服务联络员全覆盖,配备人员、经费、办公场所,开展就业服务、政策宣传、岗位推进、失业登记等业务。每季度逐户走访一次,精准掌握安置区搬迁劳动力年龄结构、技能水平、就业意愿、就业状态等基础信息,建立劳动力就业台账并动态更新,为精准培训和就业帮扶提供支持。
2021年以来,吕梁市4.17万名搬迁脱贫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基本实现了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
打造基层组织体系为核心,“粗放”向“精细”转变
基层组织建设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后续管理的核心,直接影响安置区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
石楼县龙山社区安置区推行“党建+”到“党建·家”的工作模式,将龙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在安置区,并对其进行升级改造,集管理、服务、展示于一体,服务功能全方位升级,办事效率全面提高。
“龙山社区采取的是‘社区党委+小区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联动的组织体系。”说起基层组织建设,社区党委书记冯建平如数家珍。为了真正实现搬迁居民自治,龙山社区还组建了物业管理委员会,探索推行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新路径,同时在物业管理委员会设立了党支部,形成“社区、物业、物管会”三方协同参与、共同治理的局面,真正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搬迁户的家门口,这就是当地的“党建·家”模式,党建和社区治理、村民自治、社区服务关联在一起,并覆盖到户。
吕梁市82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采取单建、联建、挂靠建等多种形式,共成立党委3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63个、党小组13个,建立安置社区29个,就近纳入所在地村或社区管辖53个,统筹抓好安置区群团组织建设,实现了安置区基层党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全覆盖,同时将各类组织运转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队伍壮起来,堡垒强起来。吕梁市通过招聘或选任等方式配强安置区所在社区(村委)工作人员,支持搬迁群众中的原村“两委”成员、退役军人、大学生、致富能手等参与安置区所在基层组织换届,吸纳为“两委”班子成员。此外,吕梁市还严格选派驻安置区工作队,全市共派驻工作队110支,队员383名,实现所有安置区派驻帮扶队伍全覆盖。
打造社区治理体系为关键,“融入”向“融合”转变
走进临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湫水柏林苑社区,小广场旁边的碾盘子在居民辛兰连等人的推动下不停转动,碾盘上放满了红彤彤的辣椒,一下午的工夫,三人就制作出了大半桶辣椒酱。
“以前村里有碾辣椒的碾盘,前段时间小区住户提出想把碾盘搬到社区,王雁书记没几天就让人把村里的碾盘子搬了下来,这下家家户户都可以用这个做辣椒酱了。”辛兰连一边转着碾盘一边说。
这一场景只是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湫水柏林苑在推动社区治理时,始终坚持精准服务居民。在党建引领的基础上,弘扬正气、贴心服务、拓展就业、加强综治,以服务驱动治理,从而创建平安和谐社区,消除不安定因素,探索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党建引领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的“湫水柏林苑实践”。
在吕梁市,各搬迁安置区都在探索各种治理方法和模式,以推动搬迁群众从“融入”到“融合”。
石楼县石楼小镇社区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以“文明户”“示范户”“最美系列”“奖励大学生”“树立典型”等评选活动为抓手,以“道德银行”为载体,为搬迁群众制作道德银行储蓄卡,以“爱心超市”为平台,通过积分兑换机制激发搬迁群众内生动力来推动社区治理。通过“制度+积分”的管理模式,让社区治理从注重外在约束向行为内化转变,在弘扬孝老爱亲、邻里和谐、勤劳致富等传统美德的同时,也让搬迁群众实现了“融入”向“融合”的转变。
打造权益保障体系为抓手,“担心”向“放心”转变
群众搬迁后最关心的是权益保障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稳得住”目标的实现。
交城县龙门社区成立于2020年8月,共安置易地搬迁群众892户2607人,其中70岁至80岁老年人250余名,80岁以上老年人130余名,有60余名老年人的子女因外出务工常年不在身边。
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是该社区的头等大事。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专门从易地搬迁脱贫户中招聘3名公益岗位人员,根据老年人饮食爱好及习惯,合理配餐。目前,来日间照料中心吃饭的老年人达60余人。在这里,老人们还能享受免费体检,社区还为老人们安装了影视文化墙,举办端午节包粽子、中秋节打月饼等集体活动,让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有这么多人陪伴,值啦!”86岁的独居老人武三鱼对自己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
吕梁市7.74万搬迁脱贫群众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占24%。借助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服务场所和公益岗位,吕梁市建立了搬迁群众养老长效机制。此外,吕梁市还探索推行搬迁户农村低保转城市低保、特困救助等方式,确保安置区搬迁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
在养老之外,吕梁市也从各个方面为搬迁群众权益保障提供支持。通过印发文件和政策宣传,以政府背书的形式告知搬迁群众,所有政策补助类、集体分红类等收入实行原渠道发放,给搬迁群众吃上“定心丸”。为了解决易地搬迁群众办事“两头跑”这一老大难问题,石楼县建立了线上政务办理平台与线下迁入地和迁出地对接联动机制。
踏浪前行风正劲,奋楫扬帆启新程。一张张灿烂的笑脸,真真切切地展现着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吕梁市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继续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不断做好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记者 王 洋 通 讯 员 雷小方)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