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午后,天气凉爽宜人,我们从康宁镇出发,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寺坡底村。青山郭外,绿树村边,石窑白墙几户人家,院里豆蔓攀墙,院外菊花、大丽、格桑竞相开放,色彩缤纷,这是个朴素而洁净的小村庄,如同自然长养的村姑,不施粉黛,却清新脱俗。
然而,这个“村姑”并非“天生丽质”,村支部书记刘永平说,原先的寺坡底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老井年久失修,蓄水不足,还不时被垃圾淤泥堵塞,天旱时吃不上水,下雨天喝泥水。村中间是条垃圾沟,污秽不堪,浊气冲天。从2018年开始全面治理,全村一段一段挨着打造,采取个户出料、集体出工的方式,同心协力,共改造45户庭院围墙、入户道路等,硬化加宽乡村道路,增设排水系统。将原来深4米、直径1米的老井加深到8米,拓宽到直径4米,安装自动抽水机,建起了水房,在人口集中处设立了三个供水点,全村40户常住户自来水全部入户接到水缸上。拧开龙头,清水哗哗流到水缸里,结束了挑水吃的历史。填平了村中间的垃圾沟,并在上面建起党员活动室、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村级卫生所、法律服务室、调解室、阅览室;公路两旁,村间小道,种树栽花,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你们看那“国槐”,三年前栽上,就长这么大了。”
刘永平指着村委下面道路旁舒展的国槐说。
寺坡底村位于康宁镇东10 公里处,东南与固贤乡接壤,西与兴县南高速口紧邻,北靠绵绵群山。全村土地面积4.67平方公里,耕地2430亩,其中坪地560亩,退耕还林地1870亩。共有居民160户471人,劳力280人。
2018年,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就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村集体牵头成立“寺坡底村经济发展合作总社”,通过产业扶持、项目支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就业富民。目前,合作社共实施种植50亩优质苹果、60亩玉米,新建15个蔬菜大棚。苹果成活情况良好,但还未挂果;蔬菜大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连同60亩玉米一起承包给村民经营。实现了集体和村民双赢。
我们随着刘永平书记去实地查看。路上,刘永平书记告诉我们,除了上述苹果、玉米和大棚外,他们村还入股胡家庄光伏电站,年收益18万,进一步壮大了集体经济。
村东北面坪地上,排列着十几个深灰色蔬菜大棚,大棚右上方高地上有一座水塔,把对面沟里100米深的井水吸上来,通过300米长的灌溉管道输进大棚里。进入大棚,架上豆蔓碧绿,无丝豆角一串串,细细长长、青嫩稠密,茄子反射着紫光,西红柿脸泛流霞缀满藤蔓,七寸红辣椒红红火火,白菜苗刚探头。外面秋意微凉,大棚里各类蔬菜长势稳定,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大棚的主人郭补云正在设置捕捉田鼠的机关。刘永平书记说,田鼠是大棚蔬菜的大敌,田鼠窜过的地方菜根都被吃尽,菜苗枯死。
只见郭补云挖开田鼠洞,将一个铁架子置于洞口上方,架子中间有块铁板,铁板上垂直于地面焊接着三根铁丝,又平行于地面伸出一根铁丝到洞口处,上面吊一根细线,线上栓一块砖头。郭补云说,夜里,田鼠感觉到凉,出来填洞,就会碰到洞口的砖头,触动机关,那三根尖利的铁丝就会毫不留情扎到田鼠身上,危害大棚蔬菜的头号大敌就被除掉。
郭补云是个种菜能手,15个蔬菜大棚他一个人全部承包,一个大棚约收入5--6千元。春天,他雇佣村里的妇女栽菜苗,夏秋,每天早上开着车去县城卖菜,到中午就卖完回来了。“以前进城翻山架梁步行45公里,来回需要8小时,2009年全县实施公路村村通,将连接乡村的土路修成了水泥路,现在开车用不了一小时就进城了。”郭补云说。
出了菜园,我们又上了村西山上,50亩苹果树就在这里,从半山腰开始,苹果树一直延伸到山顶,站在山顶往下看,梯田,洼地,斜坡,漫山遍野都是苹果树,地间空隙种了黄豆和土豆,果树栽上三年,已零星挂果,红元帅七分艳色在树叶间忽隐忽现,如希望之光。
“待盛果期,亩产苹果2000斤,50亩就是10万斤,每斤按两块钱算,也能收入20万元。” 刘永平书记憧憬着不远的将来。他指着对面的山上说:“全村农户的退耕还林地1869亩全部种植中药材连翘,成熟后预计每亩产30公斤,人均收入3600元。”
为了促进村民增收,早在2017年,村委鼓励村民抓住政策红利,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产业。受政策感召,同年9月,在外跑车的村民白利军回村,投资45万元建起1900平方米的蛋鸡养殖场,现有蛋鸡6000只,旺季每天产蛋600斤,月收入3万余元。养鸡场需要大量的鸡饲料,白利军与全村68名村民签订了玉米订单回收合同,制作鸡饲料,并免费为村民提供鸡粪作为有机肥料,形成循环产业链条。
“每户最少种植5亩以上,一亩以产量800斤计算,每斤一元,每户只种植玉米收入就达到4000元以上。”刘永平说。
看到白利军的养鸡场挣了钱,村民刘利军、张连平、刘挨勤三人也各自建起了存栏300头生猪养殖场,正常年景收入颇为可观,今年受生猪价格下跌的影响,效益受损,存栏减少到200头左右。
在发展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的同时,寺坡底村很注重村风建设,在原有的村规民约基础上,调整充实新的内容,制定具有时代性的新村规民约,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邀聘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会长,运行情况良好。村里每年定期开展文明户、道德模范、好儿媳等先进人物评选活动,村民王秀玲伺候卧床公公三年,端茶送饭周到细心,连续三年被评为“好媳妇”,受到奖励。正面激励,制度约束,村里形成了见贤思齐、争当优秀的好风尚。2022年,康宁镇将寺坡底村列为卫生文明建设重点村,聘请了县园林局进行环境规划设计,经过1年多的打造,已初见成效。曾经蓬头垢面的“村姑”,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俊秀迷人的“丽人”。寺坡底村的精彩蝶变,离不开支村两委的付出和努力,至2022年,该村党支部连续五年被评为市级“五个好”支部。
未来的寺坡底村,将会更加美丽宜居、富裕文明,成为集果蔬种植、观赏、采摘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美丽乡村。(兴县融媒记者 白彦平)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