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婆姨”杨青平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经济三农

image.png

杨青平的“巧”在市区团结路上是出了名的。

哪怕是人们家常便饭常备的馒头、包子、烙饼、烧饼,还是一些传统节日人们必备的摊黄、凉粉、粽子、月饼等,只要顾客有需求,杨青平的铺子就主打推出什么。

距离传统节日清明节还有些时日,但杨青平的铺子里,就是到了晚饭时间依然人来人往。来的都是周边的住户、熟客。很显然大家跟进了自己家一样,一进门就与杨青平唠了起来,随口的话都是家长里短。这个时候,杨青平一门心思都在笼屉上,半搭不搭的样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墙角扯一个塑料袋自己打包”。

杨青平那叫一个忙!腰间围着一块有些年代感的围裙,侧坐在案板前,一边用力揉着面剂子,一边催促蒸笼前的人让赶紧出锅。杨青平得招呼顾客,还得操心着店里的大小事情,手上的活在她看来是捎带,整整一个下午,她的神情压根没有更多去关注案板上的事。

在吕梁,清明节除了踏春祭祖,还有蒸面塑“燕燕”的习俗。杨青平瞅准了这个商机。前几天铺子里主打商品还是馒头、饼子,不等第二天,铺子墙上已经挂满了面食“燕燕”。

铺子周边的人们熟知杨青平铺子的“多变”,更知晓这位“巧婆姨”的“多变”。

杨青平说“多变”是逼出来的,让穷日子、苦日子逼出来的。

今年62岁的杨青平出生在临县招贤镇工农庄村,家中姐妹4人,她排行老大。小时候家里穷,吃不饱,饿的一担水都挑不起来。杨青平一放学就去捡铁,卖了钱再去换点粮食。

杨青平读到高中毕业就再没去学校,她想走出大山,哪怕受再大的苦也要走出去找好日子。

18岁那年,杨青平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离石城区的一家工厂织地毯,工钱一天只有六毛钱,但杨青平心里踏实。

再后来成家立业,丈夫一个月工资只有四十元。再加上几个孩子出生后,家里的开销也大了起来,眼瞅着日子越过越紧俏,杨青平坐不住了,选择去捡废品,卖茶水、鸡蛋,什么能赚到钱她就捡着做什么。

那时候,一杯茶水一毛钱,一个鸡蛋五毛钱。杨青平不怕丢人,站到街边学着其他商贩吆喝。第一天她赚了八块多钱,那叫一个高兴。这是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杨青平依然兴奋不已。

卖茶水、鸡蛋的营生打开了杨青平的创业思路。到了清明节做摊黄、捏燕燕,到了端午节包粽子、卖凉粉,到了中秋节她又打起了月饼的主意。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高档一点的面点甜食蛋糕、糕点在离石城区流行,杨青平也瞄准商机。那时候在偌大一个城里,只有一家店铺,而且是南方人开的。杨青平也想做,但是不会做,就找南方人“请教”,然后回家自己琢磨,一来二去手艺学会了,她的蛋糕店摊子也支起来了。

每天早上5点起床开始烤制蛋糕,6点多就头顶一大笸箩蛋糕走街串巷,杨青平一嗓子开了,人们都知道是杨青平的蛋糕来了,一拥而上。

杨青平立住了脚,糕点在市场上有了知名度,生意也越做越好。

为了把生意做大,杨青平狠下心来花400多元买了一辆脚蹬三轮车,为了不耽误白天做生意,买下三轮车的当天晚上杨青平一宿没睡觉,围着整个院子学骑车。现在回想起那时候的经历,杨青平记忆犹新,但更多的是酸楚。

对于杨青平来说,这辆三轮车上不仅装过自己的手艺,更有青春和成长。

然而人们更欣赏的是杨青平的手艺。邻居家办喜事嫁女儿,杨青平“盯”上了白花花的花馍。当时一盘花馍一百多元,真是好价钱,杨青平看“红了眼”,回到家就埋头琢磨起来。

做花馍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每个花馍的制作工艺都相当讲究,发面、上碱、做造型,工序多,关键得把好面。

不同场合用的花馍不一样,馍上的花色、形状也各不相同,不像平时蒸包子、馒头那么简单。可杨青平认死理,别人能做自己也能行。经过一遍又一遍不断尝试,一盘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花馍摆在了杨青平面前。

再后来,杨青平盘下了现在的店铺,虽然不大,但是足够用。整个店铺既是工作坊也是商品展示区,地就那么大,顾客想买什么就来看看、转转。

这么多年来,靠小打小闹,杨青平赚了个百八十万,房子有了,也帮衬着孩子们买了房,日子过得也不错。

蒸花馍,做馒头、包子、烙饼……这些活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就是锅台前的手艺活,做好做赖另说,但是都会都熟悉。但是杨青平却靠它养家糊口,做出了自己的精彩!

“巧婆姨”杨青平,真“巧”!(记者 王瑞 王雅妮)

[编辑:梁燕则]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