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阳县车鸣峪乡,晾晒中的一朵朵木耳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肥厚光亮,大棚里的一袋袋菌包上一簇簇木耳竞相绽放,一条条农村道路如毛细血管般直通木耳基地,群众正穿行其间,或忙于采摘,或忙于晾晒,犹如置身于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中。
近年来,中阳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福祉、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要求,不断探索发展理念,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一个日臻完善的农村公路网正在全县铺展开来,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托起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希望。
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
一条公路何以改变一个村庄、带富一方百姓?弓阳村青年创业者王静静对此深有感触。
“以前道路不畅,游人进不来,村民守着美丽生态‘金饭碗’却没饭吃,现在开通旅游环线,既给村民出行带来了便捷,又吸引了很多自驾游客,促进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近年来,为补齐农村公路基础设施短板,打破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中阳县因地制宜,不断补“断头”、填“空白”、畅“动脉”,形成了外畅内联、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截至目前,农村公路有县道7条199公里,乡道24条217公里,村道182条530公里,实现全县89个行政村(社区)全部通双车道,313个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农村公路列养率100%,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畅通便捷的农村公路网,常态化保持“畅、安、舒、美”。
一条条农村公路修到了村头,通到了乡亲们的家门口,放眼整个中阳大地,农村公路串联起城市和乡村,呈现出一幅“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美丽画卷,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幸福路。
新农村的连心路、振兴路
通畅无阻的农村公路让更多“世外桃源”走出“深闺”,随着乡村游的火热,一个个偏僻村落成为热门旅游地。吕梁民间艺术大舞台、暑期研学、自行车山地越野赛……夏日时节,神圪垯村,络绎不绝的游客正在体验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生活,享受游玩乐趣。
“这都要感谢‘四好农村路’的修建,以前路不好,没有人愿意来,现在村道宽阔又平坦,村村通、户户通,游客都来了。”说起村子的变化,村民们对“四好农村路”赞不绝口,道路的修建为他们带去了人气、财气,让幸福古村“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结合县域实际,连接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同步规划了3条区域旅游线路,一条是由县城出发,连接未来之村阳坡塔、尚养桃园阳坡、魅力乡村神圪垯、军山森林公园、原始森林观光木孤台、文化名村宣化庄等景点的163公里的黄土高原风情旅游公路。一条是由县城出发,连接高原平湖陈家湾水库、红色旅游基地车鸣峪兵工洞、关上战斗纪念牌、美丽乡村车鸣峪、弓阳、高原草甸上顶山等景点的44公里的红色初心旅游公路。另一条是县城出发,连接道教名山柏洼山、古村落师庄村、春节百家饭习俗三角庄村、自然风光薛公岭山等景点的42公里的道教文化旅游公路。以路为媒,推进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串珠成链,托起人民群众共同富裕梦。
“路在山腰绕,车在丛中穿”。从空中俯瞰,广袤乡村风光美不胜收,掩映其中的乡村公路串起了一幅幅美丽画卷。军山森林公园的公路还凭借“高颜值”,吸引了不少骑行和跑步爱好者前来“打卡”,成为当地发展文体产业的独特资源。
老百姓的放心路、希望路
一条好路,三分建,七分养。农村公路“建好”是基础、“管好”是手段、“养好”是保障。中阳县在管上做文章,不但把路建得好,而且管得实。
为进一步压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做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全面落实“总路长+县、乡、村道路长”的“路长制”,确保农村公路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推行多部门联合执法,积极开展非公路标志牌、摆摊设点、违章搭建等涉路违法行为整治;系统治理农村公路两侧“脏、乱、差”现象,实施道路绿化、美化工程,优化路域环境,构建“畅、安、舒、美”的交通环境。
而这只是中阳县完善农村公路管理机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阳县不断探索养护模式,通过建立完善四大体系,提升了养护效能。构建日常养护新体系,有机衔接“包干制”和“协议制”,实现农村路网日常养护全覆盖;优化养护资金新体系,县政府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与使用办法》,把公路日常养护资金列入县财政年度预算,并专项批拨农村公路大中修费用,确保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创新道路清洁新体系,立足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协调各方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自主参与、公益性岗位“三位一体”道路清洁新体系;探索养护管理新体系,构建了“交通部门—养护中心—养护队伍”双向联动管理模式,形成齐抓共管、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
因路而行、因路而兴、因路而富。
通达四方的发展路、连接城乡的致富路、跨越山河的安全路……越铺越密、越建越好的“四好农村路”绘就中国式现代化中阳乡村新画卷,也铺就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文/王艳林 图/张旭峰)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