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画葫芦又称火画葫芦、火绘葫芦、烫画葫芦等。艺术家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葫芦上勾画烘烫作画,突出了“以铁为笔,以火为墨”的艺术特征,巧妙自然地把绘画艺术的各种表现技术、烙画艺术与葫芦融为一体,达到赏心悦目、养性怡情之奇效,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便于永久保存、收藏,堪称民间艺术一绝。
表现形式
大师们用烧红的烙铁,在葫芦这种天然物质上进行烙画,使画面碳化,形成墨褐色,浓淡相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自然景色和美好愿望。
1、烙制工具早年间,葫芦烙画艺人以铁针为工具,在香里插人钢针进行烙绘,后来,随着制作工艺不断创新提高、烙铁工具不断改革,电烙、激光烙的出现,烙画工具由单一的烙针或烙铁变为多种型号的专用烙画笔,从而使这一古老的创作方式具备了前所未有的表现能力。
2、艺术手法:其主要手法有:皱、切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要完全按照技法来烙画,才能做出艺术完美的作品。既能烫出中国画风格,也能烫出西画风格。这主要靠基本功力、心理素质和手上功夫。愛勾勒、重填、淡染等,与国画技法相近又有所不同。
3.烙画技法:(1)定素材,首先是选烙画素材,尽量要以老画、名画、画工较好的题材为临摹对象。原因是古色古香的题材适合葫芦,现代题材画的内容与葫芦风格不协调。(2)思构图,葫芦工艺品讲究依形造景,体现为疏、密、曲、直,即所谓“远观其势,近观其质”。葫芦烙画在长期发展的演变过程中建立了许多符合自身审美要求的构图法则。如在构图上有“王”字法、“之”字法、“甲”字法、“由”字法、“则”字法和“须”字法。(3)拓印稿,把选好的图案打印在纸上,用胶水把复写纸贴在图案后面,用胶带把制好的拓稿粘在葫芦上,用笔把图案描一遍即可,选好的图案就会很轻松地复制到葫芦上了。这是对初学者或美术功底较弱者最好的方法。而对大师们是多余的,只需“意在笔先”即可。(4)烙画图,烫画时要仔细认真,千万不可马虎。需要把每个部分的细节都仔细地描绘出来,自然而然画的层次、远近、透视关系就出来了-关键就是细节的描绘。
艺术特色
1、绿色天然。天然的葫芦色泽明亮,成色金黄,画家能在其外制各展销葫芦工艺品案,克服了传统葫芦外形单调的缺点。葫芦烙画工艺品保质时间长,不用任何着色,就透露着自然、古朴、典雅之风,别具一格。葫芦烙画符合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时代观念和开发绿色工艺品的要求。
2、题材广泛。烙画葫芦内容既可以是神话故事,也可以是历史人物;既可以是名画山水,也可以是诗词格言;既可以是动物花卉,也可以是吉祥图腾。这些图案将浓缩的人文精神与民俗心理注入其中,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3、技艺独特。每件作品的制作过程全部是手工操作,在葫芦上烙画需要有良好的美术功底。画人物要有素描和工笔画的基础;画山水花鸟虫鱼还要有国画的基础。烙画不仅能烫出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熨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总之,葫芦艺术已成为观赏、收藏、实用的上好佳品,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
主要价值
艺术价值:烙画葫芦经百年传承、提高和完善,形成了一种用碳化效果表现的绘画艺术,既突出了作品主题,还能达到姿态美、神态美与韵味美三美俱佳,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既体现了民风、民俗传递作用,又具有强烈的审美效果。既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又繁荣着我国的文化产业。
社会价值:葫芦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地位。烙画葫芦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已成为文水县经济发展的无形资产,形成以吴村为代表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葫芦产销线,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海外,成为文水县特色文化产品的一面旗帜。
实用价值: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装饰更让人感觉高端、大气、上档次。烙画葫芦自古就被列为贡品,因此,独特的烙画葫芦艺术品便成了现代宾馆、会议室、书房、家庭等装饰、装修的宠儿。在视觉上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也由于作品本身所固有的古典色彩和独特艺术风格,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
烙画葫芦是一个具有丰富民间特征和民俗内容的物体,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思想构成,与文学、艺术、宗教、民俗、神话传说乃至政治等关系也十分密切,有赞扬人间“真、善、美”的文化主题,蕴藏着深厚的民众信仰和精神寄托。围绕葫芦所形成的种种意识形态,无疑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吕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