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六新”突破,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我省将半导体产业作为着力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之一,抢抓发展机遇,加大规划布局、人才引进、企业培育、资金投入、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力度,在一些领域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山西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已跻身全国前列。
“到8月份,办公人员、生产设备就全部搬过来了,碳化硅单晶生长炉将达到600台,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碳化硅材料产业基地。”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烁科晶体公司晶体生长部经理毛开礼自豪地对记者说。该公司目前在实现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全产业链完全自主可控、完全掌握4-6英寸衬底片“切、磨、抛”工艺,解决了关键技术工艺“卡脖子”问题的基础上,8英寸衬底片已经研发成功,即将量产,国内最大的碳化硅单晶衬底产业基地正加速形成。
据介绍,山西烁科晶体碳化硅半导体材料产能国内第一,市场占有率超过50%。在建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能15万片,规模全球前三。中国电科二所、风华信息装备建有国内先进的半导体及新型显示产业装备制造基地;北纬三十八度、中科晶电、国惠光电、中科潞安等龙头企业技术先进、竞争力强。中科晶电、北纬三十八度在建的微波功率放大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项目,相关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惠光电是国内首家实现短波红外芯片量产的企业,产品已经应用在长光卫星上,产品出口至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中科潞安在紫外LED领域拥有从设备制造、外延生长到芯片制造的全套核心技术,建成了年产3000万颗紫外LED芯片生产线,成为全球最大的紫外LED芯片产业基地。
半导体是信息产业的基石。我省提出要抓住半导体产业大发展的机遇,把山西半导体产业细分领域的先发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8月19日至21日,在第二届紫外LED长治产业发展峰会期间,8个半导体产业项目落户山西,总投资30.5亿元。
在忻州产业园区,山西华晶恒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蓝宝石晶体及晶片制造加工项目东区工程,蓝宝石晶体车间内装已经接近尾声,墙板、玻璃窗、门等已经安装完毕,目前正在进行照明、插座、地面施工。前期先安装60台单晶炉,8月15日达到生产条件;北纬三十八度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相关项目东区FAB厂房主体、综合动力中心土建部分已完成,7月底交付使用,废水处理车间、事故水池、危化库正在加紧施工中。8月初已经开始设备导入。
“我省半导体产业主要集聚在太原、忻州、长治等地,以太原中国电科(山西)电子信息创新产业园、忻州半导体产业园两大半导体产业园为中心,初步形成了碳化硅、砷化镓等第二/三代半导体衬底材料—芯片—封装—应用产业链条。”省工信厅副厅长刘勇向记者表示,我省半导体产业影响力逐步扩大,多个细分领域跻身全国前列。
省工信厅近期发布的《山西省数字产业2020年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将围绕“网、智、数、器、芯”五大领域,实施产业集群打造、龙头企业引领、支撑项目培育、关键技术突破、创新平台优化等工程,建设区域级数字产业集聚区。其中在“芯”方面将以太原、忻州为核心,以碳化硅、氮化镓第三代半导体等为重点,形成碳化硅、芯片设计、芯片制造等全产业链产品体系,打造太原、忻州半导体产业集群。
在技术研发平台方面,我省已建成中国电科二所、中科潞安紫外两户省级行业技术中心,以及烁科、风华、北纬三十八度、中科潞安研究院4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已建和在建数个高端创新平台。
去年5月,我省从事半导体技术研发、产品生产的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共59家相关机构,发起成立了山西省半导体产业联盟,实现了对全省半导体产业、企业的全覆盖。该联盟的成立,有效加强了我省半导体产业新要素集约,促进了各环节资源整合与交流合作,推动了全省半导体产业创新突破和规模化发展。
推动我省产业结构实现从“一煤独大”到“八柱擎天”,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如今,半导体产业正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将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记者刘瑞强)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