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定信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特别是基层一线那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他们常年坚守在工作前沿,为万家灯火日夜坚守保驾护航,使得全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脱贫攻坚决胜完胜顺利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更重内涵、更有质量、更具温度的良好态势。
2021年如期起航。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关头,在全省转型出雏型的关键阶段,在“十四五”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我们仍需满怀希望和信心,在新的一年不畏风雨、不负韶华,铿锵前行。
全国劳动模范
吕梁市曹操到家政公司驻北航服务站护工
许连红
现在,许连红算得上是吕梁的“名人”,在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后,她更加忙了。
须不知,这位农村“婆姨”曾经也是每天守在家里,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在丈夫健健康康能打理家的时候,她也是围着锅台转、围着老公转、围着孩子转的“三转”婆姨中的一位。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前些年,许连红的丈夫得了早期肝硬化,两个孩子又都得交学费,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开始琢磨着怎么样能多赚些钱,让家里的日子好过点。这个时候,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来说的“吕梁山护工”,在她心中激起了涟漪。
2016年,许连红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毅然走出大山,报名参加了吕梁山护工护理培训班,在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护工培训,通过学习多项护理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她取得了相应的专业证书,很快就上岗了,勤劳朴实的许连红在工作中不断摸索经验,全方位提升自己,成为了一名金牌护工。
2017年春节后,她背起行囊,踏上了开往北京的列车。在北京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缓解了经济压力,许连红越来越有干劲。
在自己享受到政策的利益后,许连红认识到,自己富了不算富,要让全村人都富裕起来。于是,在休假之际,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染着亲朋好友。在许连红的带领下,村里人也纷纷报名参加了“吕梁山护工”培训,同时带动了其他周围村里更多人去参加培训,解决了就业问题,妇女们都用自己的技能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许连红带动本地就业50多名贫困户,也带动了中阳县20多名贫困户走出大山外出打工,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生活。
许连红用自己的行动传承着吕梁精神,让更多人砥砺奋进,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生活。她先后被吕梁市人民政府授予 “最美吕梁山护工奖”;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因为有了吕梁山护工,我有了技能才可以去北京,才可以每个月有不错的收入,可以让我的家庭生活得越来越好。希望广大妇女姐妹也能真正走出去,早日过上幸福生活。”面对新的成绩,在新的一年,许连红更愿意通过自己的故事带动更多的农村姐妹走出大山,走上致富的道路。
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获得者
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
马金莲
“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受益者,从人们热烈的掌声中,我能感受到自己奋斗经历引发的共鸣,坚定了我带领大家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和决心。”从北京捧回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的这段日子里,35岁的马金莲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这名曾经的贫困家庭妇女,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家政服务公司经理,这付出的背后有着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传奇故事。
马金莲出生于柳林县大山深处的小成村,小学没毕业就辍学做家务、照看弟妹。15岁那年,为减轻家庭负担,她跑到太原打工。结婚后的马金莲不怕吃苦,就怕生活的艰难在孩子们身上重演,于是拼命寻找撬动命运的杠杆。她曾摆地摊卖水果、在建筑工地当厨娘,经营小型服装店、开旅馆……“兜兜转转几年下来反而赔了不少钱。”
最让马金莲揪心的是大儿子突然生病,一年就要花费十几万元,再加上此前做生意的亏空,“几十万元的外债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2016年,吕梁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精准扶贫政策,免费培训贫困人口和剩余劳动力掌握技能、实现就业的“吕梁山护工”横空出世。
马金莲抓住了这次机会。作为第一期学员,她在参加了一个多月的培训后,因为表现突出,被北京爱侬家政公司录用,负责“吕梁山护工”的招聘和就业安排工作。
至此,马金莲不仅实现了就业,更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仅仅半年时间,她就帮助200多名“吕梁山护工”在北京实现就业,人均月收入不低于4000元。由此,她看到家政行业的广阔市场和发展前景,产生了自己再次创业、帮助更多姐妹走出大山、摆脱贫困的想法。
说干就干。2017年,马金莲返乡创业,拿出全家在京务工赚得的10万余元创办了吕梁市懿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并与北京理工大学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设立了“吕梁山护工”就业服务站。2018年,她又创办柳林县懿星职业培训学校,让“吕梁山护工”顺利打入山东市场。2019年,她改造自家房子,成立了养老服务中心,目前已入住14位老人。
所做的一切都因为自己也曾经是农村人,也是穷苦家庭出身;所付出的一切是为了更好地回报社会、奉献自己,在新的一年,马金莲还有许多想做的事情,也有不少未完成的心愿,她将坚守初心,继续前行,更好地服务护工姐妹,更好地反哺农村。
“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小梅花”获得者
吕梁艺校学生
苏子玉
2020年的第24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终审结果中,吕梁艺校再次揽获大奖:今年13岁的该校戏曲专业学生苏子玉获得地方戏组“小梅花”称号,位列第一,她主演的晋剧《盗银库》获传承类小梅花集体项目第一名。
“三二提,一二三挑,挑起来收。”立冬刚过的吕梁艺校演艺厅,厅外气温骤降,厅内训练火热。
排练的是学校戏曲六班的一群学生。这些学生中有刚刚获得过第24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小梅花”称号的人,他们早已没有了刚刚接到获奖通知时的激动。苏子玉正在和同学们对戏,一旁的班主任老师雒芳芳仔细盯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尽管孩子们年纪都很小,但每一个动作都显得沉稳老练,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的是扎实的“内功”。面对老师的指点,苏子玉只是点头迎合,雒芳芳明白她的意思,苏子玉也理解老师的说教。“从小喜欢戏曲,是因为它的穿着打扮,很漂亮,还有戏曲演员的身段都很美。”苏子玉今年刚刚15岁,自己还没有来得及去追求美,已经开始扮演着“别人的美”了。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想真正学好戏曲,光凭兴趣还远远不够,苏子玉和其他同学一样每天凌晨五点多开始练功,夜晚十点左右回到宿舍,寒暑假还会加课。为了练“开胯上老虎凳”,有时候甚至练到呕吐;为了练习好“出手”,苏子玉两腿膝盖以下的皮肤都是发青发紫。一句看似普通的念白唱腔和招式,对于苏子玉这样年龄的孩子来说,背后浸透了常人想象不到的汗水。
“为什么喜欢戏曲呢?”“因为它的穿着打扮很漂亮,还有它的身段很美。”“苦,很苦,但是干这一行必须坚持下去。每当练会一个动作的时候,都会很高兴。”
现在,苏子玉把学习唱戏当成了一种爱好,在以后,也将可能会是她的职业。看她年龄小,但从她每一个动作和眼神中分明可以看到坚定了不怕吃苦的精神。在每一次的练习中,无论是走台步,练唱腔,基本功都是一丝不苟,也因为学习戏曲,她的注意力更强些,所以在班级里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句唱腔,一个动作,都要付出常人想不到的努力,但戏曲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她,让苏子玉更加喜欢戏曲。
每次上台,她一点也不慌张,音乐一响起,她迅速走进灯光聚集的舞台中央,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指法,她都尽力做到最好。无论是天赋高,还是家人和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对于苏子玉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她骨子里对戏曲的热爱以及她坚持不懈地努力。
全国劳动模范
孝义市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梁萍
2020年11月24日,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我市的基层卫生工作者孝义市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梁萍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表彰。
接过奖章的那一刻,梁萍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感动的泪水盈眶而出。她说,“能够获此殊荣受到表彰,真是万分激动。当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心中所有工作的辛苦和付出顿时显得十分渺小,比起其他劳动者的丰功伟绩,我的付出只是沧海一粟,只是在基层医疗卫生健康的岗位上,努力做了一点点平凡的事情,成绩归功于大家,荣誉属于集体!”
孝义市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医务人员76人,服务人口7万余人。任职新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伊始,梁萍便创新管理模式,打破原有人员岗位,按照各个医务人员的职业资格、学历专长,对关键科室进行重组,定岗定人定任务,坚持岗位人员作用最大化。
根据每个医护人员擅长的领域和每个人的优势,把社区居民分为16个小组,每组都包括一名全科医生和护士,同时还有乡村医生、站所长参与。包片包区责任到人,以团队形式进行家庭医生签约、慢性病防治、老年人服务、疾病预防、宣传等工作,并定期在各个居委坐诊。
与此同时,梁萍加快人才培养、更新业务技术。她鼓励医护人员通过自学、进修提高学历,并及时发现职工优点,针对性培养、手把手教学、组织外出培训,中心形成职工工作劲头足、群众健康有保障、服务质量得提升的三赢局面。2019年,在全省“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新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大比分通过省级推荐标准验收,参与二级医院评审。
梁萍和丈夫都是医卫工作者,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单位就成了家。家人的电话、消息无暇顾及,但是防控工作群每日近千条消息,梁萍一条也不会错过。户外温度太低,手机很快冻得没电,她就随身装着充电宝,时刻关注防控最新动态。奋战两个多月,梁萍和她的公共卫生服务小组交出小区无一例确诊或疑似,医护人员零感染的抗疫答卷。
面对荣誉,梁萍更有了干劲。在新的起点,她说,只有踏踏实实做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赢得辖区居民的认可,才是对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最好诠释。
全国公安系统抗击疫情先进个人
柳林县公安局特勤大队大队长
郭许平
2020年疫情期间,柳林县公安局特勤大队大队长郭许平发扬共产党员“一不怕苦,二不怕累,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始终站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身先士卒,勇挑重担,使得柳林县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自己也获得了全国公安系统“抗击疫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将郭许平从温馨的大年夜“赶”了出来,一道命令,郭许平和他的6名队员闻令而动,最先被安排在了柳林县高速东口防疫检查站,负责对来往车辆和人的检测监控工作。连续多少天的作战,他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疾控、交警的战友们并肩把好入口关,他坚信“守住一道卡,就是守护一座城”,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担当,诠释责任使命。
2020年1月31日,柳林县抗疫指挥部决定设立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用于承担疫情重点地区返柳人员和与病例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除了医疗救治定点医院,这里是最危险的地方,一旦出现疑似患者,感染几率极大。疫情当前,“我是党员,我先上。”听闻此消息,郭许平同志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向组织写了请战书,“明知山有虎”,却“偏向虎山行”,又承担了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集中隔离场所的重任。
阳春三月,随着复产复工,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尤其是从湖北、武汉、平遥等地返柳的人员也较前有了明显的增加。在没有确诊病例的柳林,此刻集中隔离场所成了疫情防控战役最繁忙、最危险的最前沿。尽管集中隔离场所充满了严肃紧张的气氛和刺鼻的消毒水味道,尽管电梯里、楼道里、房间里到处摆放张贴了充满关爱和温情的宣传品,但是孤独、寂寞,加之手机上各种真假难辨信息,隔离人员往往普遍会出现烦躁、抑郁、失眠等情况。“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爱”。 郭许平主动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民警刘瑞红为专职辅导员,并自告奋勇协助在侧,“兼职”“心理医生”,利用网络微信视频通话或语音通话、房间电话实现隔屏面对面、同音答疑解惑,用点滴的爱温暖隔离人员,安抚他们的情绪。
“春节期间不能陪在家人身边是挺遗憾的,家人也难免有怨言。但是我是一名党员,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要起带头作用。”郭许平这样说。
若有战,召必回。郭许平面对新的荣誉,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会始终用自己的忠诚、责任和爱心,完美的诠释作为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与奉献,继续坚守在守卫人民平安战线。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