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全力实施“五五”战略开启打造幸福家园新征程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聚焦吕梁

中国共产党临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县领导看望党代表共谋发展大计

芳菲三月,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湫河两岸,所见是笑脸,处处是生机。人民对春的向往、对美的期盼,热烈而真切。绿色在眼中,春意在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静待收获的时节。

“全力实施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旅游产业化、城镇新型化、生态绿色化‘五化战略’,建设经济强县、宜居山城、文旅新区、秀美湫川、幸福家园‘五个临县’,努力将临县打造成为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家园,确保实现转型出雏型,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这是临县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落实市委打造“九大基地”、建设“五个吕梁”决策部署,在刚刚闭幕的中共临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确立今后五年全县实施“五五”战略部署和高质量发展的奋斗目标。

刚刚过去的五年,是发展史上极不平凡、值得铭记的五年。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攻坚克难、持续奋斗,全面开创了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确保20.7万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447个贫困村全部如期退出,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千年梦想,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

凝心聚力谋发展,豪情满怀开新局。“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五年,更是临县巩固脱贫成果、实现转型出雏型的关键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开局之年,临县全力实施“五五”战略部署,建设五个临县,即,建设经济强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大做强煤炭、煤层气等主导产业,做精做优农产品加工、文化旅游等特色产业,培育发展新能源、电商物流等新兴产业,到2025年,全县煤炭年产能达到3600万吨以上、煤层气年产能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达到1000MW以上,形成一批知名农特品牌、文旅品牌,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经济总量迈向全市第一方阵;建设宜居山城,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构建城庄——三交大县城框架,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提升宜居宜业宜学宜养水平,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40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增加到30万,城镇化水平达到60%。基本形成县城中心辐射带动、湫川带沿黄带特色支撑、美丽乡村全景展现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着力建成生态环境友好、服务品质优越、人居环境宜人、配套设施完善的生态宜居特色城镇;建设文旅新区,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讲好临县“黄河故事”,弘扬临县黄河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将碛口景区打造成为黄河旅游板块的核心景区、黄河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叫响叫亮“中国古镇看碛口,碛口古镇看黄河”品牌。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逐步形成以碛口景区精品游、湫川红色游、沿黄风光游、县域乡村游、三山康养游等为主的全域旅游格局,建成晋陕黄河中游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样板;建设秀美湫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契机,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巩固拓展生态脱贫成果,坚决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构筑黄河绿色生态屏障,打造湫河绿色生态廊道,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建成水清、河畅、岸绿、景怡、民富的秀美湫川,良好生态成为临县高质量发展新名片;建设幸福家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放在心上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开创新局面,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平安临县全面深化,人文临县魅力彰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要实现建设‘五个临县’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战略思维,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持续谋划实施一批具有变革性、牵引性、标志性的战略举措,深入实施‘五化战略’,为建设‘五个临县’提供路径和支撑。”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姚树山说。

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坚持把高质量发展贯穿始终,围绕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成体系的目标,把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持续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强化科技应用上下功夫。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培育,打造全省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销售基地、重点生猪养殖基地和食用菌种植基地,走出一条集约、高效、安全、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争当吕梁现代农业排头兵;实施工业集群化战略,坚持培育新型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齐抓,存量提质和增量选优并举,持续强化“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理念。构建“东电西气南煤北光”大格局,突出区域优势,努力在有创新性、基础性的重点领域构建产业集群。做大做强煤焦化、煤电化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四大区块”煤层气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光伏、风电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引进培育高端骨料等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大力推进钾矿开发利用等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力争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翻番,把临县打造成晋西重要的煤电气化新型能源基地;实施旅游产业化战略,牢牢把握旅游产业化发展新阶段,充分发挥临县集晋商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黄土高原民俗文化于一体的独特优势,以创建碛口5A级景区和省级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区为抓手,深入推进“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文化体验游、乡村休闲游、康养健身游等旅游品牌,做大规模,提升质量,延伸链条,形成体系,释放旅游产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真正把旅游产业变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实施城镇新型化战略,大力推进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基础、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把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攻方向和主要任务,推进县城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供养设施提档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环境和谐宜居、传统文化彰显、设施服务完善的特色小镇和中心村,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实施生态绿色化战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一体推进绿化彩化财化,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绿色发展作为产业选择、路径抉择的基本原则,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构建生态产业链,实现绿色循环发展。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创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着力打造黄河流域生态高标准保护示范区,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新征程扬帆起航,新使命重任在肩。围绕“五五”战略部署,全县重点铺开八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项目建设,在实现转型发展上谋求新跨越。着力夯实硬基础,树牢“项目为王”理念,立足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造晋西煤焦产业基地。在项目建设上提效率,推动霍州煤电1000万吨、美锦锦源600万吨、晋煤太钢600万吨、煤运新工120万吨等一批项目达产达效,大土河光明240万吨、潞安姚家山240万吨、中吕碛口150万吨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到“十四五”末,全县煤炭产能达到3600万吨以上。在延伸链条上出实招,持续推进“煤焦化”一体发展,规划建设600万吨焦化项目,配套建设4000万吨洗选项目,原煤洗选率达到100%。车赶集运站、林家坪集运站、晋煤太钢铁路专用线、昌泰能源吕临支线三交东铁路专用线等项目建成投运。建设晋煤太钢2.4亿块煤矸石制砖等煤炭清洁利用项目,形成循环产业链条。在绿色智能上求突破,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以5G通信、先进控制技术为指引,推进吕临能化、华润黄家沟煤矿等智能化矿井建设,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30个以上,“十四五”末,生产矿井实现绿色智能化开采全覆盖,全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0%以上。着力发展新产业,践行“转型为纲”理念,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转变,形成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打造晋西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推进增储上产,加快三交、三交北、临兴、紫金山等区块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和建设进度,建设秦家山—兔坂、碛口—兔坂分输站输气管线,建成陕京三线、榆济线等阀室和门站,推进三和煤层气300万立方米储气、50万立方米液化项目达产达效,到“十四五”末,全县非常规天然气年产能达到30亿立方米以上,储气能力达到1500万立方米以上。发展新型能源,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若干政策举措,推动兔坂、青凉寺、大度山、白文等风电、光伏项目竣工投产,到“十四五”末,光伏、风电装机容量达1000MW以上。落实减排要求,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稳步推进氢能、储能等项目,提高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水平。规划建设24MW垃圾焚烧发电厂,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着力引进新业态,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深刻变化趋势,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积极作为,抢占先机。聚焦主导产业培育,锁定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着力引进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推动优势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聚焦“六新”产业突破,围绕“六新”谋篇布局,推动新型建材园区、智能数据园区、航空经济园区等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聚焦开放平台创建,申报设立生态开发区、工业园区,抓住开放机遇,围绕外经、外资、外贸,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两手抓”,不断提高开放的程度、水平、能级和质量;二是强化“三农”工作,在推动乡村振兴上夺取新胜利。认真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工作,在产业就业、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基层治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改善上下功夫,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要实施“特”“优”战略,做强红枣产业,加快建设红枣产业园区,将临县打造成山西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基地。加强科技研发,建设枣芽茶省级研发中心。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枣花蜜、枣饮、枣粉等系列产品。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打响“临县红枣”公共品牌。做优香菇产业,建设标准化菌棒菌种生产基地,提高食用菌冷藏库库存能力,力争五年内产量再翻一番,打造晋西重点枣木香菇种植基地。做大生猪产业,制定扶持政策,引进龙头企业,引导养殖大户扩大生产规模,争取生猪出栏规模两年内达到100万头、五年内达到200万头。做精特色农业,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壮大核桃、小杂粮、绿色马铃薯、肉鸭养殖等特色种养业规模,形成各具特色、遍地开花的农业产业新业态。特别是要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壮大一批以粽子、有机豆制品、绿色小杂粮等为主的初加工、精加工产业,新建100万头屠宰厂,推动种养业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三是强化城镇建设,在推进城乡协调上开创新局面。要坚定实施大县城战略,制定完善城市总体规划,以建成区为依托,南延北拓,形成城庄至三交城镇走廊带。要一体推进特色镇建设,编制乡镇总体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城镇。推进林家坪、湍水头等工矿型城镇建设,兔坂、刘家会等商贸型城镇建设,白文、安业等物流型城镇建设,碛口、丛罗峪等旅游型城镇建设,打造一批文旅小镇、康养小镇、民俗小镇。“十四五”期间,全县城镇化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要引领带动中心村建设,按照资源集中、要素集聚等原则,结合美丽乡村创建,完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打造100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行点。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健全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白文至碛口一级公路、城庄至三交滨河景观路、临泉都督至湍水头新舍窠外环改线等工程,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1000公里,推进建设通用航空项目,形成更加优化的交通网络;实施城北集中供热项目,扩大煤改电、煤改气等清洁取暖覆盖面,城镇走廊带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加大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力度,推进太和路、从龙路提升改造工程,全面改善城区基础条件。规划建设新城政务中心、汽车站、综合市场、城南公园、便民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需求的服务功能;四是强化民生改善,在增进人民福祉上交出新答卷。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落实全民参保计划,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实施城乡补充养老保险,落实脱贫户、低保户等特殊群体代缴补贴政策,引导参保人员多缴费、多收益,不断提升居民养老保障水平。积极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健全重大疾病保险和救助制度。探索建立新业态从业人员工伤保险制度。加大民生投入力度,推动民生保障水平不断进步,让更多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一老一小一青壮”作为长期战略任务,分批分类、抓实抓好。围绕小有所教,按照“就近就便服从就优”的原则,优化中小学布局,推动小学向乡镇以上集中、初中向县城集聚,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通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校企联动、产教融合。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规划建设临县一中新校区、城南九年制学校、城北九年制学校。围绕劳有所能,按照“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劳务派遣+就业服务”一体化全覆盖培训就业模式,打响“临县护工”“临县工匠”等劳务品牌。围绕病有所医,强化名医、名科、名院培育,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健康教育宣传,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推进疫苗接种等相关工作。围绕老有所养,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推广嵌入式社区养老模式,新建或提升改造一批乡镇敬老院,推动行政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新建城区康养中心。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新建城北医养结合医院,确保实现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要推进殡葬改革,加强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广泛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健全城乡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新建县城大剧院、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建设一批开放性体育场所。加强临县伞头秧歌、临县道情、临县大唢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创作一批反映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文艺精品,大力培育“文化+”新型业态和消费模式,让群众亲近本土文化,提高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自信,不断提升文化获得感;五是强化文旅融合,在培植新兴业态上迈出新步伐。提升服务设施,要依托“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健全完善景区公共交通网络。积极申报建设离石至碛口高等级公路,加快建设大武至碛口高速公路,提升改造三交至碛口二级公路,构建贯通城乡景区的全域旅游公路网。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打造更多“黄河人家”,提供更多的服务体验。丰富景区项目,挖掘沿黄古村落、黄河山水风光、千年枣林风情、民间原生态文化、红色革命史迹等五大类旅游资源,新建红色革命纪念馆,打造紫金山康养、大度山观光、汉高山民俗体验“三山”旅游景点,在黄河沿线布局“黄河飞渡”“河声岳色”等特色旅游景点,让各个景区景点有看头、有品头、有念头。打造旅游品牌,通过举办中国碛口红枣旅游文化节、碛口晋商大会、黄河文化艺术节等重大活动,提高景区知名度。推动文艺精品进景区,做强《如梦碛口》演艺项目,打造临县文化旅游品牌。结合晋商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引进更多文旅创作、影视制作、创意产品等,推动绿色产业集聚发展。推进碛口景区5A级创建,将碛口风景名胜区打造为黄河旅游板块精品目的地,成为晋陕黄河中游文旅融合的新样板。到“十四五”末,全县旅游产业总规模翻两番,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六是强化生态建设,在厚植绿色优势上续写新篇章。打赢污染防治持续战,统筹推进水质治理,建成中部引黄小水网工程。全面实施湫水河综合治理,实现碛口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协同推进大气治理,继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集中供热等清洁取暖项目,持续优化空气质量。打造沿黄生态示范区,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治理行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经济林提质增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着力打造县域增绿、通道增色、村庄增景的沿黄生态园林景观。七是强化改革创新,在激发发展活力上实现新突破。编制“十四五”转型综改试验重大改革规划,积极探索以改促转、转型发展的改革模式。八是强化基层治理,在深化平安建设上提升新水平。加快法治临县建设,扎实开展“八五”普法,不断加大《宪法》《民法典》宣传宣讲力度,提升干部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工作的能力,形成遇事讲法、办事依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筑牢“十四五”实现转型出雏型的坚强政治保证。全县各级党组织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决心、自我革命的精神,持续把党建工作放在首位、抓在手上,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实施“五化战略”、建设“五个临县”提供坚强保障。要推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常态化、长效化,加大包联指导力度,加强干部选派工作,选优配强领导班子,进一步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要在建设“五个临县”的奋斗历程中,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转型发展的项目建设中、急难险重的化解处置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树立实干实绩导向,让干事者有为有位。要充分发挥临县红色资源的优势,常态化组织党员接受党性教育、革命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注入灵魂,转化为奋力前行的不竭动力。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要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社保、扶贫、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纠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对基层“微腐败”严惩不贷。要积极推动管党治党实践经验制度化常态化,持续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长效制度,以问责维护制度刚性、保障制度执行。要突出政治监督,深化政治巡察,在任期内实现巡察全覆盖,发挥好全面从严治党利器作用。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砥砺奋进正当其时!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承前启后、同心同德,继往开来、奋力拼搏,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深厚的情怀、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全面实施‘五化战略’、全力建设‘五个临县’,为打造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幸福家园而努力奋斗!”新当选的县委书记李双会信心满满地表示。(文/图 刘生锋 李小刚 严晓声 刘晓艳)

[编辑:白丽红]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