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吕梁市全力书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壮丽新篇

黄河新闻网 > 吕梁频道 >  聚焦吕梁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所所家门口的学校建成投用、一项项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一件件暖心举措加速落地……从“有学上”的基本满足到“上好学”的品质跃升,一切皆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孩子上好学,一切只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吕梁在教育的漫长道路上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

人民满意教育之路,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2024年是吕梁市委、市政府《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实施的第四个年头,是全面深化吕梁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吕梁教育改革发展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吕梁人民所期盼的美好教育画卷正徐徐展开。

教育盛景,惊艳吕梁时光

曾经薄弱的吕梁教育,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华丽转身,恰似一只破茧的蝴蝶,完成了惊艳的蜕变跃升。如今,吕梁市的教育事业,仿若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以势不可挡的气势,一路奔腾向前,浩浩荡荡,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志。随着各项改革举措的全面落地和各项工作的深入推进,吕梁教育事业一年一个台阶、一年一个突破,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开花、稳步向前的喜人局面。

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2021年以来,全市撤并农村薄弱学校324所,改造寄宿制学校200所,“三残”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100%。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48所,连续4年新建6所市直学校,吕梁一中、吕梁三中、吕梁一小相继投运,吕梁一小东属巴校区、沙麻沟校区如期实现招生,公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持续增加。2021年以来,全市完成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0所,认定普惠性民办园63所,全市幼儿园公办率53.3%,普惠率76.9%,“幼有所育”得到持续巩固。

老百姓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各个学校使出浑身解数办教育,吕梁五中搬迁新校区,学生人数由从前的800多人增加到1800人,2023年中考最高分686分,600分以上的13人,500分以上的30人,成为吕梁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2023年交口县引进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吕梁上海实验小学、吕梁上海实验幼儿园,有效改善了生源和人口外流的局面;方山县深入实施教育“四个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引进江阴教育管理团队,生源外流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2024年中考总及格率全市第四,总均分全市第三,均分增幅全市最高,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

而吕梁的职业学校,也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建设蹄疾步稳,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初见成效,重点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强。26所中职学校完成等级评定,5所中职学校试点举办综合高中班,吕梁卫校和汾阳高级职业中学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斩获铜奖,实现了吕梁中等职业学校在世界职业教育竞赛中奖牌零的突破。

教育质量,铸就卓越辉煌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吕梁中考质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高考达线人数、达线比例、清北人数连年刷新吕梁历史纪录,二本以上达线率从2022年的28%增加到2024年的52.4%;一本达线率从2022年的13%增加到2024年的18.3%;清北录取人数从2022年的16人增加到2024年27人……一组组数据生动展示出吕梁市教育质量的硬实力,彰显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显著成效。

在这骄人的成绩背后,是吕梁教育人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握。他们一手紧握文化成绩的“金钥匙”,一手挥舞素质教育的“魔法棒”,推动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改革创新是建设教育强市的根本动力。只有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建设教育创新的新路子,才能激发教育发展新活力。

吕梁在全省率先成立“吕梁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中心”,市教育局成为全省首批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成员单位,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同时创造性地推行校长“管理课”和教师“思政课”,提升校长、教师专业素养,唤醒校长、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

秉持树立“课比天大”的教学理念,吕梁纵深推进“课堂革命”,全面调整师生教学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坚持教师少讲、精讲,坚决杜绝满堂灌;坚持赏识教育,挖掘孩子成长成才的闪光点,实行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吃得香、中等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饱”。此外,吕梁还深化音体美和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初中、小学体育课由国家规定的每周二三四节分别提高至三四五节。成立“吕梁教育之声合唱团”“吕梁教育之声乐团”,成功举办“吕梁教育之声”音乐会、教师节“桃李芬芳”专题音乐会、新年“春暖吕梁”专场音乐会;统一配备专用心理健康教材,强化心理健康“七项措施”,设立班级心理委员,发现问题、及时干预,全面呵护学生健康成长。同时出台教师全员家访制度,形成家校协同育人新局面。

教育实力,铺展希望宏图

教育发展,关键在人,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教育队伍是推动吕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真正实力。

校长作为学校的引领者,其管理模式至关重要。吕梁市出台《吕梁市直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施办法》,市直学校全部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有效激发学校活力;同时,离石、孝义、汾阳、交城、交口、柳林、方山、岚县、兴县9个县(市、区)全部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聘任制,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为校长队伍注入新的活力。

教师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提升教师素质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吕梁市精准实施“教师培训、教研教改、课堂革命”三项内涵式发展工程。扎实推进名师培养计划,选派近千名教师赴教育先进地区“跟岗学习”,汲取前沿教育经验。先后实施名师培养、骨干教师培训、全员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统筹抓好各类线上培训,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为吕梁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同时,吕梁市全方位提高教师待遇,设立地方增量绩效,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4.8亿元,将全市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总量增加20%,19所重点建设高中的教师绩效工资按总量的2.5倍足额兑现。全市二甲以上公立医院均开通教师就医绿色通道,教师率先免费乘坐全市城乡公交,市域旅游景点向教师免费开放,实行每年一次人均1000元的教师免费体检。

另外,吕梁市加大教育引才力度,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本科以上师范类毕业生来吕梁公办中小学任教,直接面试录用入编,提供人才公寓,一次性给予20万元生活补助,这一改革举措有效改变了过去吕梁很难吸引到高层次教育人才的困局。近两年,仅吕梁一中就引进46名高学历人才,今年还引进一名武汉大学的博士生。四年来全市累计招聘教师6951人。

从“有学上”的平实愿景到“上好学”的璀璨追求,在吕梁教育的壮丽征程上,“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没有等出来的精彩,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在吕梁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中,奋斗已成为主旋律,好的经验做法不断涌现,推动教育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让我们共同期待,吕梁教育在未来的日子里,以豪迈气魄挥动“奋进之笔”,饱蘸热血与激情,努力书写“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壮丽新篇。(记者 康桂芳


[编辑:刘凯丽]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