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交口县尚家沟村党支部书记与年轻主播、老党员一同向网友展示特色农产品。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交口县尚家沟村立足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扎实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这一举措,犹如一颗活力满满的“种子”,在尚家沟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迸发出无限能量,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初春时节,大地回暖,万物复苏,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走进尚家沟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菇棚。在香菇大棚内,工人们正井然有序地搬运香菇菌棒,将其上架摆放,每一个动作都娴熟而专注,为今年夏菇的顺利出菇、实现丰产增收做足准备。而在平菇大棚中,菌菇的香气弥漫开来,一朵朵成熟的平菇饱满厚实、个头均匀,长势十分喜人。村民们穿梭在大棚之间,手中的篮子逐渐装满,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忙碌的身影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劳作画卷。
“我今年六十岁了,在香菇厂干了两三年。以前以种地为主,收入微薄,自从村里有了香菇厂,有了稳定的挣钱地方,一年下来能挣个三五万块钱,日子越来越有盼头。”村民白康生满脸笑意地说道,话语中满是对这份工作的满意与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我是本村人,自从张书记开办香菇厂,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活儿干,一年四季不闲着,每个月能挣3000多块钱,实实在在帮助大伙脱贫致富,真是太好了。”村民李翠萍言语间透露出对村党支部和产业发展的认可与感激。
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尚家沟村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更是当地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该村依托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助特色农业的优势,有效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村民增收与乡村发展的双赢局面。
为进一步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步伐,尚家沟村在原有散户菌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共同参与到标准化食用菌大棚的新建与拓展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如今的尚家沟村已成功建成一个规模宏大的食用菌种植基地,该基地集143个出菇棚和20个养菌棚为一体,年种植香菇150万棒、平菇150万棒,形成了集中连片、规模化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让村民们广泛参与其中,实现了户户建棚、家家养棒的良好局面。同时,尚家沟村充分利用现代化农业生产设施,通过科学调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实现了四季出菇,构建起从菌棒制作、种菌养菌、出菇销售到效益增收的完整产业链体系,为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互联网时代,为了让尚家沟村的食用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尚家沟村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引入直播带货这一新兴销售模式。党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带头走进直播间,与年轻主播、老党员一同向屏幕另一端的网友们展示新鲜采摘的香菇,详细介绍其营养价值、绿色的种植环境。通过直播带货,不仅拓宽了销售渠道,打破了地域限制,让尚家沟村的食用菌能够远销全国各地,还极大地提升了尚家沟食用菌的知名度,使其成为市场上备受青睐的优质农产品。
“我是尚家沟村人,一直从事直播带货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如今村里的香菇产业发展得这么好,我就想着为家乡出份力,把咱们的香菇产业推广得更远,让更多人品尝到尚家沟的优质香菇。”带货主播马文辉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
食用菌产业的繁荣发展,为尚家沟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0万元,这笔丰厚的收入为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让尚家沟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尚家沟村还高度重视产业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精心注册了尚家沟“大河口”食用菌商标,并推出干香菇、蜂蜜、核桃、小米等一系列特色农产品。在销售模式上,尚家沟村采取统一销售的方式,由村委集中收购香菇,代表种植户寻找销售渠道、洽谈价格。这种模式不仅成功叫响了尚家沟夏菇品牌,还解决了农户的销售难题,降低了经营风险,进一步保障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户的收益,实现了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们尚家沟村将持续在优势产业上深耕细作,因地制宜发展村级产业,多元化推进特色种植项目,着力抓好富民强村产业,不断提升村级组织的自我发展能力与质量。同时,我们也会在乡村建设上多动脑筋、多花心思,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交口县尚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建斌坚定地说。
如今,尚家沟村的食用菌产业正如初升的朝阳,充满活力与希望。在党支部的引领下,尚家沟村正沿着乡村振兴的道路稳步前行,用小菌菇撬动大产业,铺就一条富裕、美丽、和谐的乡村振兴“幸福路”,让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记者 王洋 通讯员 李海凤)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