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汾阳市聚焦人才引领发展紧扣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优选、精育、善用”三管齐下,推动各类乡土人才大展才华、大施所能、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桑梓英才的有力支撑。
识才为先,唤乡土人才“候鸟归巢”。汾阳市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工作总体规划,健全完善人才识别、选拔、培养、使用全流程体制机制,树立“人才就在身边”的理念,深入挖掘11555名农业能手、文化巧匠、非遗传人,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实施“乡情引才、反哺桑梓”工程,综合走访调查、人才评估等手段,引导在外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能手等优秀人才回乡创业。牵头成立杂粮(种子)博士工作室和智慧农业博士工作室,11名高层次专家通过项目合作、顾问指导、候鸟服务等形式帮助解决发展难题和技术短板。
内帮外育,让乡土人才“增色添彩”。汾阳市将乡土人才培训纳入农村干部和党员培训整体规划,抓好政治理论、产业发展、电商运营等专业知识培训。聘请35名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土专家”担任兼职讲师,精选专题授课,重点围绕农业技术、乡村振兴、畜牧养殖、电商发展等领域,分批次开展理论提升和专题辅导、各类培训27期,累计培养超过5200人次,全面提升乡土人才的科学素质、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
人尽其才,助乡土人才“破土飘香”。汾阳市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在创业培训、项目审批、信贷发放、土地使用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破除乡土人才扎根奉献、创新创业的后顾之忧。重点围绕白酒、高粱、核桃、小米等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建立本土专家供需对接机制,鼓励支持各类乡土人才领办创办合作社和种养殖示范基地,变“单打独斗”为“抱团取暖”。总结推广集体经济发展“九种模式”,叫响“汾字号”农业品牌,推动2024年全市村集体收入同比增长5.85%,全部达10万元以上,其中百万元村36个,一幅村庄美、村民富、乡风好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汾州大地徐徐展开。同时,深入实施“雏雁丰羽”工程,将表现突出的乡土人才优先推荐为党员发展对象,将乡土人才中政治素质高、带富能力强、群众反响好的403人纳入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进一步增强政治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
汾阳市以“人才引擎”驱动发展,通过构建“优选、精育、善用”的全链条机制,激活乡土人才“一池春水”,实现了人才与乡村的深度交融、共荣共生。从“候鸟归巢”到“破土飘香”,从智慧农业创新到集体经济壮大,每一步都彰显着桑梓英才的担当与智慧。未来,汾阳市将持续优化政策支持、拓宽育才路径、强化产才融合,让更多“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绽放光彩,以人才振兴之笔,绘就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崭新篇章。汾阳实践,正为新时代乡村振兴书写生动注脚,也为各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武子祺 杜培胜)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