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托管后,合作社机械化作业翻耕土地
入户宣传农业生产托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也就是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促使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格局。通过放活经营权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效率,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目前仅石楼县国辉农牧专业合作社就已经与罗村镇下田庄村69户农户签订了6800余亩农业生产托管合同。
3月21日,记者在下田庄村看到,十几亩地连成一片,旋耕机在地里来回奔波,耕过的土地平整、地块规则,犹如铺设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地的主人郭三富悠闲地站在地头说道:“儿子在榆林开大车,俺年纪也大了,也种不动地啦!便把家里百十来亩地(包括流转其他人的)托管给国辉农牧专业合作社,啥也不用管,就等着收粮就行!”对这一“新事物”,郭三富大加赞赏。
对于农业生产托管的好处,今年67岁的张双光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说,一亩地玉米亩产1300多斤,市场价是0.8元到0.9元一斤,平均收入超过1000元,去掉种子、化肥、播种、收割等机械费用,他还纯剩500元左右,地里啥事也不用操心,一年下来还能收入5万元左右。
石楼县国辉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国辉介绍说,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后,机械实现了集中连片作业,不用东奔西跑,不仅作业效率高了,而且利润也增加了;农民土地托管后,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土地深耕、旋耕、播种、除草、机收、秸秆还田等“一条龙”服务,农户省了心、省了力、省了钱、还增了收。
下田庄村的情况只是石楼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针对土地支离破碎、耕种方式粗放、农业产出效益低、农村劳动力短缺的实际情况,石楼县依托种植专业合作社逐步探索开展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通过与农户签约,实现农业生产托管,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等环节的服务,有效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短缺、种地难以及移民搬迁后空壳村土地撂荒等问题,推动本地农业现代化进程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化经营,达到资源节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助力全镇现代农业发展提档升级。
托管后的土地,每亩玉米平均增产120斤,增加经济收入108元,按20亩耕地计算,平均每户每年节省人工60个左右。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托管、半托管面积达2.2万亩次,受益贫困户430户,推广新品种面积1.5万亩次,收购玉米等农副产品共计2.2万吨。力争到2020年,全县土地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全程托管面积达到1.5万亩,受益贫困户达到6000余户2万余人,仅此一项帮助贫困户增收1296万元,实现户均增收2160元。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不断优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趋完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群众实现稳定增收,为巩固脱贫成果提供有力保障。
吕梁晚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