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家住柳林县高家沟乡郝家庄村82岁的张金有老人老毛病脑梗又犯了,住进了车道沟中医院。
医生第一时间为老人进行检查,并安排老人住院输液稳定病情。正在接受治疗的张金有老人感慨地说:“以后再也不需要出远门看病了,在家门口也能看病治疗。”
像张金有老人一样,车道沟周边三个乡镇越来越多的普通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了更加便利的医疗服务。
在车道沟中医院就医更便捷、更放心,是越来越多村民的真实感受。
打基础:改善基层医疗条件
走进车道沟中医院,干净的地面、服务台、饮水机、食堂及便捷的就诊流程、合理的诊室设计……一应俱全的设施处处透露着人性化气息。
车道沟中医院是一级中医综合医院,于2019年6月正式投入运营,现有职工30余人,住院床位40支,设中医科、针灸理疗科、内科、医学影像科、超声检查科、化验室等10多个医技科室。
“我们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先后引进大量先进仪器。去年年底,还购置了一部流动体检车,车内配备有DR片子,还有听力测试、化验、彩超、心电图等常规检查设备,可以说是一个流动的小型‘移动医院’。” 车道沟中医院院长高海生介绍说。
硬件好了,没有好的医疗技术,也很难满足群众的就医需求。为了有能力“接得住”病人,车道沟中医院从改善医疗条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手,切实从群众利益出发,扎根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前来看病的村民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平日里需要多种药物长期维持治疗,以前,在村里和省城大医院之间来回跑”,坐诊大夫张登平说,“经济账、时间账、精力账算得人头疼。现在家门口有了如此便捷的医疗服务,这三笔账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强提升:方便农民看病就医
柳林县部分乡镇远离县城,而当地卫生院受制于经济、人才等多重因素,医疗服务能力远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老百姓患病稍微严重一点都得到县城或临近的其他市县就诊,对于位置较偏的乡村,村民看病就医无疑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坐落于距离县城以西30公里之处的车道沟中医院四面环山,是高家沟乡、三交镇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随着车道沟中医院一年多的筹备工作,医院投资约280余万元,先后特聘省人民医院退休人员中医科主任刘改荣、乡村医生张登平等常年坐诊,全面提升该院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通农村群众方便就医“最后一公里”。
“我们建院以来诊疗门诊病人约3000余人次,接收住院病人724次。”院长高海生说,随着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偏远地区群众的“健康梦”也不再遥远。
高家沟乡白家塔村的车道沟中医院,已经成为附近村民的定点医院,它的建成也让村民看病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人们更愿意选择在家门口的医院看病就医。医疗资源的下沉,使更多的患者在该院得到有效救治,群众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促和谐:让农民彻底告别看病难
“一人得病,几代受穷,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是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真实写照。
“谢谢张大夫,谢谢你治好了我的病。”正在输液的郭秋银看见张大夫连声感谢。同样是脑梗患者的郭秋银在即将出院之际,被张登平大夫拦了下来,高血压已经高达189了,出院后万一有个闪失怎么办,在张登平大夫的坚持下,郭秋银继续住院接受治疗。
高家沟乡薛家垣80岁的张贵年老人也深有体会,老人激动地说自己患病多年了,因为唯一的女儿患有精神分裂症,还抚养着上学的外孙女,对于这次住院费用,该院已经对张贵年实行了先看病,后结算的格外“照顾”。
上门接送患者也是车道沟中医院为周边农民量身定制的“福利”。“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老人等人群,我们24小时开机为他们服务。”张登平大夫说:“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的人,我们在精心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从老人需要关心和陪伴出发,为群众看病、陪护提供更多方便。”
在医院的病房里,墙上都贴着一张“就餐须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一日三餐,每餐一元。炊事员老李笑着说:“馒头、稀饭、汤面变着做,开饭把餐车推进病房一个一个送,大都是些老年人,这样方便嘛。”
在张登平坐诊的桌子上放着一本门诊登记簿。张登平告诉记者,他每天坐诊大约能接待10人左右,常住病人达到30人,都是周边高家沟乡、石西乡、三交镇的群众前来看病,很多农民都有他的手机号码,有问题就给他打电话咨询。
据了解,车道沟中医院自从2019年6月份建院以来,到一年的时间,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下一步车道沟中医院将加强规范化管理,提升医疗技术水平,推进农村和乡镇医养结合,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医养新模式,保证周边农村老年人享受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医养一体化服务。(记者 冯凯治 通讯员 李勤)
吕梁日报
- 黄河新闻网
-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 山西省委社情民意通道